2007-01-30

你部腦夠玩Vista未?

到旺角電腦中心、灣仔電腦城、高登黃金等電腦商場買組裝PC電腦,店員通常會問你購買電腦有甚麼用途。組裝機按需求選擇不同檔次的硬件,有時會將貨就價,所以售價一般比DELL、HP等套裝機便宜。
Windows Vista推出以後,或許不須為選購電腦硬件費煞思量,只要選Vista Premium認證的硬件或Vista Premium Ready的PC組合便可以了。其實,不少軟硬件廠商都要認定Vista Previum認證有助於增加銷路,早在半年前紛紛將新產品送交測試,務求要獲得Windows Vista Premium或Windows Vista Ready PC的標籤Logo。
至少舊電腦又是否適合運行Vista?Microsoft有一套Windows Experience Index(WEI)彌定PC效能表現。 如果有安裝Vista的話,應該看過系統資訊視窗顯示WEI數據。我第一次安裝Vista試用版看到WEI打分竟然是1.0,當下便覺得要換電腦,或至少升級硬件。
Microsoft Windows Vista Team Blog網站說明,WEI以PC系統得分最低的元件表現作為指標(Base Score)。假如PC的處理器、記憶體、硬碟機等都有3.0以上,唯獨顯示卡只有1.0,那麼WEI指標便是1.0。這是因為考慮PC系統在各種應用,低分數元件往往形成系統頸樽,影響整體表現。另外,又說WEI獲1.0的PC僅合乎Vista基本需求,可以運行辦公室軟件,以及網頁瀏覽、收發電郵等應用。
用到Vista嶄新的Windows Aero顯示功能,WEI至少要2.0,玩遊戲或多媒體播放WEI要有3.0以上。以現今PC硬件技術而論,高檔次硬件可以拿到5.9,預計未來一年推出的PC所獲得WEI指標應該在8.0以上。
將來到電腦商場買PC的時候,店員會否展示PC電腦系統的WEI以增加消費者信心,暫時是未知之數。不過,就我所見,不少舊PC電腦系統的WEI都較難有3.0以上的分數,或是因為顯示卡不夠強,或是因為不夠記憶體,於是以前可以在Windows XP玩的電腦遊戲,極有可能不會在Vista跑。
由此可見,舊PC要運行Vista不單只要增加記憶體數量那麼簡單,還要升級顯示卡,否則未必有得盡Vista功能。平心而論,單為更新Windows系統而升級硬件,並非所有PC用家願意做的事,一個硬件升級容易發生兼容問題。如果是換機,安裝Vista似乎技術問題較少。

2007-01-28

Flash記憶體提升Windows Vista效能?

Windows Vista商業版已經推出,零售版推出的日子亦愈來愈近。作為新一代Windows系統,Vista無疑令人滿心期望,不過Vista要求的硬件要求甚高,許多舊PC電腦都要升級硬件才能用到Vista。所以Microsoft向傳媒展示Vista之時,就有人指Vista的推出會令記憶體廠商獲益,因為Vista需求更多1GB以上的記憶體才能順暢運作。亦由於記憶體的苛索,在配置記憶體太少的PC電腦上,Vista某些功能或會用不到,所以舊電腦需要添加記憶體,而新電腦的規格亦要提高才能應付Vista所需。
與其說Microsoft設計Vista具前贍性,不如說逼人換電腦,好讓用家追隨科技前進。對於一般用家來說,並無急切性升級操作系統,皆因現今電腦硬件效能強大,而且Windows XP方便可靠,除非Vista提供XP缺少的科技或應用,所以Microsoft以使用者介面、效能改進、加強安全性,以增加Vista的吸引力。
眾多Vista功能提升針對不同層面的用戶,例如安全功能的改進主要針對企業用戶,嶄新使用者介面(如Areo、Sidebar、搜尋功能)、網絡通訊(如IE7、Meeting Space、Windows Mail)、多媒體功能(如Media Center、DVD Maker、Windows Media Player 11),針對家庭用戶。PC發燒友則會留意提升系統效能的技術,包括ReadyBoost、ReadyDrive、SuperFetch最多人談論。這些功能主要是藉著軟件技術優化I/O處理,從而提升硬碟讀寫效率。在某程度上,可說是集多年操作系統優化的努力,並且更多善用Flash儲存技術,以減少硬碟讀取,增加處理器效率。
硬碟由於機械結構的囿限,速度不能追及記憶體及處理器速度,於是成為整個電腦系統的樽頸。要改善這個I/O樽頸,最常用的做法是採用緩衝記憶體(Cache Memory),將由硬碟讀取的數據部分儲存在Cache內,減少系統到硬碟讀取數據的需要。Cache的運作常見於電腦操作,如運作辦公室軟件,初次執行程式時硬碟I/O極多(硬碟燈不停閃亮),關了程式後即時再執行,程式載入會快許多。細心留意程式啟動的過程,會發覺硬碟燈不多閃亮,意味著大部分程式碼經已在Cache上,而由Cache讀取數據要比硬碟上好幾十倍。
在這Cache的基本操作上,XP加入Prefetch功能優化Cache管理,將某些檔案在系統啟動時預先讀入Cache內,以增加程式初次載入速度。不過XP的Cache容量有限,故此Prefetch會將Cache內容轉移到硬碟內,有需要時再將之搬回Cache內。Prefetch最大缺點是沒有選擇性,若果Cache不夠大時,又或者程式轉換頻繁,Cache內容經常更新,無可避免會增加讀取硬碟的次數。
在這方面,Vista使用SuperFetch技術優化XP的Prefetch處理,加入演算式判斷要Cache起的數據的優先次序。簡單來說,將最常用的會常保持在Cache內,較不常用按系統使用記憶體的情況,釋放部分Cache供程式使用。其實,這種優化相當於微調記憶體管理,效率改進視乎使用電腦的情況。如果令PC電腦有明顯改善,最實際的方法莫過於增加記憶體,好過Vista有系統記憶體做Cache。或許基於這想法Microsoft使SuperFetch應用於Flash儲存裝置作為外置Cache之用,即ReadyBoost。
要用Flash記憶體來作Cache,似乎有點說不過去。事關應用於流動Flash Drive原不是為Cache用途而設的,故此Flash Drive速度通常比硬碟慢得多。例如用一般Flash Drive造成開機碟,起動Windows 98或Windows XP PE(Preinstall Enivironment),要比從硬碟起動慢至少1分鐘,如果說Flash Drive能加快開機速度,相信會是特製的儲存裝置才可以。要知道Cache原意是以較快的臨時儲存區,用以減少快速處理器存取慢速儲存裝置的等待時間。這樣慢的Flash Drive可以做Cache嗎?
外國電腦雜誌網站的評論認為Flash Drive強於隨機存取(Ramdom Access),利於Cache起零散細小的程式碼(如DLL、OCX),比起硬碟表現較好,究竟實際是否如此,目前未見有測試報告說明這一點。然而,外國網站似乎認同ReadyBoost能帶來系統系能增益,還測試各種USB Flash Drive,查看是否合乎Vista的ReadyBoost需求。
原則上,應用Flash儲存裝置的ReadyBoost是臨時解決方案,徹底地改善PC電腦效能相信會是固態硬碟(Solid-State Hard Disk),即是以Flash記憶體模擬成硬碟機。現時三星電子、日立、東芝、TDK、Sandisk等公司已推出32GB的固態硬碟產品,甚至配套於新推出的手提電腦型號
相對於傳統硬碟,固態硬碟的優勢是在於擺脫機械物理的障礙,減低數據存取時間(Low Seek Time)。據悉,其讀取速度可達53MByte/s,寫入速度可達28MByte/s。另外,固態硬碟比傳統硬碟省電,有利於手提電腦使用。
即使固態硬碟能超過傳統硬碟,我對其的發展有所保留,相信要過好幾年才有機會普及。之所以有這個觀感,主要是因為固態硬碟的價售要比傳統硬碟貴幾倍,加上廠商在硬碟加入新技術,在現在的硬碟架構上整合Flash記憶體技術,造成混合型硬碟(Hybrid Hard Disk),並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市場。
混合型硬碟會否是過度產品?相信要看各廠商的市場規劃。如果固態硬碟一開始便搶佔傳統硬碟,豈不是混合型硬碟未推出已變成過時,那麼廠商投資大筆金錢豈不是付諸東流。所以,混合型硬碟的推出更多是商業考量。
就技術而言,混合型硬碟既有固態硬碟省電的好處,亦加快了程式載入時間。雖然比傳統硬碟稍貴,但較固態硬碟便宜。由於混合型硬碟技術不純粹,需要操作系統配合才能發揮其效能,這個空位則由Vista補上,提供ReadyDrive功能以作支援。

2007-01-16

Apple iPhone:手機新定義?

如說Apple iPhone是07年最亮麗的數碼產品,或許言之尚早,不過iPhone卻已席卷香港IT傳媒,成為傳媒爭相報導的科技新貴(有關iPhone的詳細介紹,可查看此網頁)。對於傳媒來說,順勢跟風不會錯得過份,即使錯也有人陪。況且愈多人談論,愈有話題性,亦沒有理由不報導,
加上這一輪也沒有甚麼震撼性的IT時事發生。傳媒抄作iPhone亦未必無因。
Apple趁這時機宣布新產品,相信經過一番計算,以祈爭取傳媒關注。就目前中外傳媒廣播廣泛報導,iPhone贏了聲勢,可算是旗開得勝。
在一片唱好聲中,潛藏了對於iPhone的質疑,比如說覺得軟件平台不夠開放、缺少3G功能、不能更換電池等,都令人們對iPhone有所保留。如果此時iPhone推出市場,又會有多少人願意付款購買?肯定不會熱賣,因為太貴,而售情不濟會給人造負面新聞的材料。
或許,Steve Jobs擔心iPhone的功能其實也不算很「煞食」,故此延遲到今年6月才有具體產品在美國推出。如說藉著這次iPhone預演了解市場反應,也不無理由。
Apple在手機市場沒有優勢,亦沒有手機設計經驗。儘管iPhone纖薄輕巧功能齊備,但其他大廠一定能跟進。Apple所憑藉的相信是獨特設計的使用者介面(UI,User Interface)Multi-Touch。在UI方面的獨新,為Apple產品帶來獨特性,其中最經典的例子是iPod的撥盤式操作,不少MP3廠商想模仿,但奈於知識版權又不能抄到足。
反觀iPhone的Mutli-Touch,與其說具原創性,不如說在PDA的輕觸式屏幕操作上作出改良,以手指代替輕觸筆,雖說此設計更為人性化,以我看來會是包裝手法多於技術創新(一如iPod Shuffle在推出之初,煞有介事宣傳其隨機播放功能)。在SmartPhone手機軟件稍為做出點功夫,相信不難做到。
Apple為Mutli-Touch申請了專利,其他廠商就不會明目張膽照抄,因此Steve Jobs膽敢提早半年發布產品,又聲稱iPhone「重新發明手機」,在接受傳媒訪問更侃侃而言「We define everything that is on the phone」,言下之意是手機標準由iPhone改寫,以後的手機應該跟從。此話正好反映其科技潮流領導者的本色。
Steve Jobs有自己的雄圖大計,若果有心於手機市場,則iPhone不可能只有推出兩個型號,相信未來會更多iPhone手機面世。那麼,如果沒有更多「煞食」應用,僅是功能設計集大成,相信不會闖出甚麼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