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17

也談村上春樹

早陣子跟朋友談及村上春樹,過了幾個月便有朋友向我推薦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近來我對村上春樹興趣缺缺,不過倒是個值得追捧的作家。早幾年在網絡多人談論村上春樹,於是看了台灣賴明珠翻譯的《挪威的森林》,覺得相當不俗,於是追看他的其他小說,包括《聽風的歌》、《舞‧舞‧舞》等。兩三年後因發書荒,四處找書看,便看了《尋羊冒險記》。有一次在書展買了《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目前只有此書是買回來的,其他的是從圖書館借閱或在網上下載。

村上春樹的文學成就
當初村上的作品對我很有感染力,愈看愈覺得不是味兒。可歸納為「風格獨特,內容空洞」。作為通俗暢銷小說,可說是出類拔粹,這未免貶多於褒。村上在日本文學界薄有名聲,歷年來獲得一些文學獎,如33歲發表的《尋羊冒險記》獲「野間宏文藝新人獎」、36歲出版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獲「谷崎潤一郎獎」。2002年在日本出版的《海邊的卡夫卡》,獲得第六屆《卡夫卡文學獎》,贏得10,000美元獎金。他的作品多刊於文藝雜誌書刊,不限於小說,也寫過報導真理教在東京地鐵放沙林毒氣的《地下鐵事件》(1997年出版),跟攝影師合作寫影像文字記錄《波畫波語》(1984年出版),以及一些文化觀察及評論。
雖然如此,但我對他的作品內容印象模糊,想了許久,記起在他的小說有一個叫「阿綠」的女主角(出自《挪威的森林》)、《尋羊冒險記》中談及鯨魚的陰莖、《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中討論舒適沙發的重要性,以及用數學家解開儲存在自己腦袋的資料的過程,使我聯想起電影「非常任務(Johnny Mnemonic)」)的點子。

村上春樹小說形成文化氛圍
大體上,村上春樹的作品是以傷悲失落的基調上講述青春歲月的回憶,文字彌漫著苦悶與迷罔的色彩,甚至帶有死亡的氣氛。據一些評論者說,村上每多有精確描述,多用準確數字來表達距離、數目、大小。就我所見,村上比其他作家更注重細節,但又不至於到繁瑣的地步。最令我有印象的是,村上作品每多數有露骨的情愛描寫,當然不及《失樂園》的渡邊淳一寫得那樣像色情小說。但他寫來就像在街舖吃碗雲吞麵那樣輕鬆自然。對於中國文藝愛好者來說,可能會看到面紅耳赤。
當初我以為日本人對於性觀念比較開放,但看了一些日本女作家的作品,發覺可能是村上只是呈現日本細緻描述的文風。村上是個正常男人,自然會對性較為關心。這或許反襯出中國人作風保守,思想偏狹。即如我自己,或許因為「文以載道」這四個字,才會覺得村上作品空洞。如撇開社會功能的觀點,村上小說形成的氛圍及獨特觀念的確反映城市人的心聲,具有一定吸引力。難怪村上春樹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被人研究,在80年代的台灣村上春樹形成一種風氣,甚至將村上春樹變成形容詞。(香港有網上文章談及村上春樹小說的性愛內容。)
村上春樹在香港絕對不能成為主流文化,至少有過去未曾形成過。如要我猜想,我大概會說村上講求的生活態度及文化品味,不合大多數香港人口胃。香港這個商業社會,一向不流行精緻文化,優閒生活;在宣揚物慾的社會風流之下,即如村上春樹這樣優皮的作家也難得認同,更遑論嚴肅的文藝作家。

從疏離感看村上小說
對於村上小說,我想一般香港人最容易感受的大概是的疏離感,這種疏離感並非自我封閉那種,而是委婉的反叛,簡單來說,便是消極的憤世嫉俗,借助回憶及身邊瑣事抒發對於世俗不滿的心情。那就像一個滿懷大志的年輕人,人到中年一事無成,發覺已沒法再有一番作為,於是只好緬懷青春歲月,在心結始終不能解,化作令人窒息的失落感,以至彌漫死亡氣息。我覺得他小說描述的是理想幻滅之後的自我沉淪,小說不叫人珍惜所有,而是自傷自憐。所以村上小說看多了,會令人心情失落。至少《挪威的森林》所描述的畸戀便是如此。

2006-04-15

地圖思維 開闊視野

地圖有甚麼用?相信小學生也懂得回答。當你要去一個陌生地方,必須倚靠地圖引路。尤其要在外國穿州過省,沒有地圖在手,很容易會迷路。香港是個小地方,人口眾多,商店密集,區內生活可自給自足,較少機會涉足其他地區。香港人一般對自己社區比較冷漠欠歸屬感,或許跟活動範圍太過狹窄有關。這由缺乏生活相關的地理資訊可反映這個問題。

圈地自足 局限視野
有些人可能只會在指定幾個區工作和遊樂,除非工作所需(例如速遞員、職業司機),很少人會港九新界四處遊。故此香港島居住的人熟悉新界九龍的地區事物,也不足為奇。
試問問自己,能說出居住及工作地區的主要街道及大廈名稱嗎?郵局、警局、泳池、圖書館、公園等設施在區內哪裡?看似平常問題,認真回答起來並不容易。談到香港人對社區不熟悉,令我記起一件事。有一天傍晚時份在中環工作,在閣麟街的茶餐廳打電話,邀約在匯豐總行附近上班的舊同事一起吃晚飯。我講出我身處的街名,舊同事說不知道在哪裡,只好在電話教他如何走法。我初說由中環街市上閣麟街,舊同事說沒有印象;提到中環中心,他說有點印象。我說沿皇后大道中走,他似乎不太明白;於是我只好說沿著電車路走,他有點會意。其後,在他熟悉的港式餐廳等他。跟他碰面時,他解釋說平日不會到這裡附近吃飯,所以不懂得來。
平日上班下班都只走一條路,完全不去探知週遭地區的環境,這並不是我這位舊同事獨有的習性。我有位同事有類似情況。我公司在柴灣,有一次閒聊時提及柴灣公園。問他在哪裡,他說記不起。我嘗試喚起他的記憶,說附近有室內運動場,似沒有幫助。這位同事在柴灣上班已有好幾年光景,除了工作地點附近幾條街,似乎其他地方甚少涉足,或許不想過往老遠的漁灣邨遊覽柴灣公園!

地圖告訴你甚麼?
我覺得人們思考較少會有地理位置的概念,或許日常生活中用不到地圖,故此缺少局部與整體的關係認知,正如諺語所言:「只見樹木,不見樹林」。從地圖中不單只可以看到自己的位置,亦看到跟其他地區的關係。我認為地圖能給人宏觀視野,從地理了解自己的地位。例如說,香港是泛珠三角商業物流的樞紐,打開廣東省地圖一看,便知為何香港重要。
事實上,地圖是策略布署的重要工具,古時行軍打仗,地圖必不可缺,因為掌握地理形勢,肯定能得地利。現今商策除了地理因素之外,更應重視地理相關的資訊,比如人口分布,城市規劃等決定公司的長遠發展。

遊歷地圖 記錄行歷
對於個人來說,地圖是足跡印記的記錄。人們前往各地旅遊,都會拍照留念。透過地圖組織起來,可反映個人遊踪,與各地景點的比較,積累的相片記錄更可反映今昔的山川地貌轉變。我甚至覺得地圖可以視作一種索引(Index),反映人的行歷和成長歷程,從而探討人與地之間的關係。當我打開地圖時,看到還有許多未去過的地方。心想,生活就在工作地點與家之間的不停穿梭往返,是否錯過了世界許多精彩風光?有多少生活的情趣沒有被發掘出來?
地圖上一個地名一塊顏色能喚起我的一些回憶,無論這些回憶是傷感的還是快樂的,都證明我有為擴展自己生活版圖而作出努力,締造豐盛人生。這張地圖遠比黃金還要貴重。

網上起革命:電子地圖

這裡主要是為我在雜誌出版有關電子地圖的文章作出一點補充,因為雜誌規限太多,沒有足夠時間和空間讓我完整反映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我在雜誌文章講電子地圖的商機和應用,未免失諸於偏面。我認為在文化、社會、生活上均有重大意義。

台灣電子地圖發展比中港好
Google Maps推出以後,網上地圖變得愈來愈普遍。在華人的互聯網世界中,有些入門網站已設有網上地圖服務。一般用途的繼有Sogou搜狗地圖圖行天下,特定用途的有搜狐大學地圖。台灣的網上地圖要比較大陸發展成熟,由友邁科技蕃薯藤網上地圖服務,做得很不俗。值得一提的是Urmap,仿效Google Maps公開API供網民編撰台灣地圖網頁。台灣似乎很早便發掘電子地圖的用處,如台灣電子圖服務網,將地圖作為表達各種資訊的方式,並提供收費的加值功能。此入門網站顯然懂得利用地圖資訊來賺錢。
至於香港方面,早在1999年已有中原地圖網頁,免費供網民查詢香港街道位置,其後有黃頁地圖提供生活資訊。我問過主要的電子地圖提供者(地政總署),表示現時沒有提供類似Google Maps網上服務,但會作出這方面的考慮。據我所知,在這幾年並無嶄新的電子地圖應用,大體參考外國做法和設計,再推出服務和產品。

電子地圖作為一種網頁操作方式
自Google Maps開放API後,開始滲入Blog社群,隱然成為一種Blog的表達形式。香港有Blog友編寫Blog地圖,但僅屬嘗試性質,未成氣候。反而,大陸Blog界似乎受落Blog地圖,其中以博客地圖網站最出名。此網站讓Blog友在中國地圖標示自己來自哪個城市,作為介紹自己的Blog網頁。後來,發現香港Blog網站也有這個做法,網站首頁放了一張標示地鐵站的香港地圖。我覺得似Site Map多過是電子地圖。
Site Map早十年前,互聯網流行之初,已被廣泛使用,將之設計成地圖模樣,並不等於是電子地圖。現今所見的電子地圖(指Google Map)是種互動式的圖像操作,即地圖可以放大縮小,顯示及連結各種地理相關資訊(如地名、路線等)。我覺得這不僅是表達形式,亦提供了一種操作方式。

地圖讓互聯網接近現實生活
地圖資訊將互聯網跟現實生活連繫起來。舉大陸的博客地圖為例,它告訴你Blog友來自不同城市,令人感覺到這些Blog友寫的文章會更具本地色彩。事實上,Blog文是反映身邊週遭所發生的事情,而藉著地圖形象化地告訴讀者發生的地點,相信會讓讀者知覺地域的差異性。
此外,在互聯網發言的人的身份難以確認,標示其地理位置雖然不能驗證身份,將資訊共享基礎放在地圖之上,讓人有地緣關係,相信會增加網上社群的凝聚力。中國人重同鄉情誼,會關心自己成長或居住過的地方發生的事情。寫在地圖上的Blog文,會否因為地理上的親切感而增加可讀性?相信會值得探討。

電子地圖加強互聯網本地化
互聯網一向強調跨地域跨文化,有人以「地球村」去看待互聯網。在某程度上,互聯網自成一種有別於主流傳統的新興文化,衍生各種新興事物,如網絡文字、Blog傳播模式、P2P共享資源等,都是前所未有的概念。然而,在這個基調上發展地域性特色。例如P2P網絡,在歐洲流行eDonkey,在香港流行WinMX、BitTorrent等。這些P2P網絡之所以在當地流行,都有其本地因素及使用者偏好。
事實上,互聯網並無打破文化隔膜,因為有語言障礙,即使同樣使用中文,都各自組成本地的網上社群分享資訊。電子地圖應該會加強互聯網本地化的趨勢。

2006-04-05

長用長有手搖電筒

在灣仔298電腦商場找到手搖電筒。據說這種LED燈膽電筒只要搖一分鐘便可照明30分鐘,另有一款更備有插頭供手機供電之用。不少大陸廠商生產這類手動發電裝置,想不到香港竟會有得賣。這種電筒最大好處,與其說是環保,不如說可無限量使用。
參考廠商提供的資料得知,手搖電筒內置充電鎳氫電池,手搖一分鐘(相當於每分鐘轉120次),將動能轉化為電能儲存起來,即可持續使用。關於手搖發電的原理,中學科學課已有教授,並非甚麼先進科技。話雖如此,箇中亦要有技術。據悉,此種產品採用交流電機發電系統,比起採用直流電的傳統電筒的發電效率高出3至5倍。
手搖發電產品已發展多年,據我所知,二次大戰時有一種軍用無線電通訊機,人手搖動才能通話,後來發展成手搖發電機。將手搖發電應用於日常生活,近年才有所聽聞。除了前文提及的手搖電筒之外,還有手搖收音機。不說你不知,其實電腦也可以手動發電。2005年,麻省理工計劃研發一種供發展中國家的兒童使用的手搖發電的手提電腦(Notebook PC),售價為100美元(780港元)。
當初聽聞此消息,心裡便覺得有點多餘。發展中國家人民多數貧窮,又如何負擔得起。後來知道此電腦由政府大批購入再分配給學校,就覺得有點意思。
最近Bill Gates在「微軟政府領導人論壇」上譏諷100美元的手搖發電手提電腦,認為功能簡陋,不切實際。為何Bill叔叔要舊事重提?皆因微軟最近在德國舉行的Cebit 2006推出代號為Origami的UMPC(Ultra-mobile PC)。UMPC操作時間只得2.5小時而售價高昂,被Gartner指未夠成熟。另外,UMPC市場定位欠清晰,亦不利跟PDA、手提電腦等已發展多年的電腦產品競爭。

2006-04-04

無可奈何工作狂

香港人自詡勤力,每天工作忙過不停,可謂「得閒死,唔得閒病」。有沒有想過每天上班至深夜,其實跟酗酒、嗜賭一樣,是種病態行為。即使不必專家,也知道長期超時工作肯定會對身體不好,跟家人關係疏離。儘管如此,仍有人卻樂此不疲,而這些人統稱為「工作狂(Workaholic)」。美國有一個名為Workaholics Anonymous的組織,專門幫助「工作狂」戒掉工作癮,令其生活變得健康快樂。
或問,怎樣才算是工作狂?各地有不同標準,通常用工作時間計算,例如美國每週工作超過40小時便算工作狂,相對於台灣人平均每週工作53.4小時、香港人每週工作52小時來說(詳見此網頁),似乎小兒科。不過,美國人通常一星期工作5天,而台灣、香港習慣一星期工作6天。若果每天平均工作時間為8小時(不包括午飯、小息、交通時間等),朝九晚六會較為合理,一般香港人通常會等到晚上7、8時才放工,還有些人會把工作帶回家裡做,算起來一天工作時間可達10至11小時。對於美國人來說,香港及台灣的打工仔全部都是工作狂。 中國人真的是天生勤力嗎?這不好說。不如問:勤力對自己會有好處嗎?
實質上,工作狂不能單以工時來計算。Workaholics Anonymous定下的一些問題以介定怎樣才算工作狂。在這20條問題,只有3條以上答是的話,可算是工作狂。
值得一提的是,中文無「工作狂」這個字詞,也就是說中國人無工作成癮的概念。可能因為中國認為勤力是美德,卻只重視勤力帶來成果,而忽略了過度勤力的惡果。
長期超時工作對於創意工作者,肯定會帶來負面影響。除了工作壓力大,心理疲倦不易回復等因素之外,被困於工作間會囿限人的生活圈子,減少跟朋友交往的機會(中國老闆不鼓勵員工交談,認為會令員工不專心),無時間了解社會動態,視野變得狹窄,會令創作靈感枯歇。
創意不是工廠串膠花,或者農場母雞生蛋那樣的流水作業。若果無生活體驗,不能消化所汲收的知識和資訊,一味埋頭苦幹,肯定事倍工半。

古惑舊衣物回收鐵籠

小西灣的橫街放置了這樣一個舊衣物回收鐵籠,收集無用的舊衣綿被供有需要的人使用,似乎是好事。細心一看,發現這個鐵籠沒有注明團體機構,未免心裡產生疑問。這些舊衣物會否有人來收,又會如何處理?
在好奇心驅使下,在網上尋找有關資訊(詳見此網頁),發現原來舊衣物也可以用來圖利,而鐵籠設置在街道一旁亦衍生出許多問題,如阻塞行人通道、影響駕車人士視線、堆積垃圾等。如果有心的話,自己拿舊衣物到政府認可的慈善機構,相信會較妥當。

2006-04-03

買紙包奶送牛奶杯

這是大陸超級市場出售的伊利品牌牛奶產品,售價為13.2元。
伊利是大陸奶品市場主要品牌之一,跟蒙牛、光明等品牌競爭。雖說是大品牌,但未必有品質保證。
大陸的奶品市場競爭極大,但政府欠品質監管。2005年這些品牌出現過期奶、保質期內變質等問題,引起消費者投訴及賠償醜聞。05年10月大陸政府開始整頓內地奶品業,要求生產企業必須在包裝上標注「復原乳」字樣及其含量。這些廠商不能像以前那樣以「鮮奶」,於是大打價格戰、廣告戰,甚至送贈品。
伊利雖然在大陸市場佔第一位,營業額達87.3億元,而佔第二位的蒙牛(營業額72.1億)廣告聲勢比前者強,兼且04年在港上市,有後來居上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