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10

甚麼是個性?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們習慣將人分級分等,這是自古已有的事。分彼此分你我,愛有等級之分,是中國人儒家思想。這等級彼此之別,由人們身上的特性來決定。人共同擁有的特性稱為共性,個人獨有的特性稱為個性。
在某程度上,分類可算是對人當作物件看待,因為需要客觀地觀察區分物件之間的相異之處。一般來說,先識別後分類,故先看到獨特之處(個性)後看到相共之處(共性)。成年人認知模型相當固定,往往先有抽象的分類概念,才去識別個體的特性。最簡單認識個性的方法會是,削減所有共性,剩餘的便是個性。事實上,識別個性必須基於人與人之間作出比較,可以說無比較便難以顯出特性。
人的特性是可以傳遞的,或稱分享。當人們的共處時間愈多關係愈密切,生活習慣、處事態度、價值觀念愈會相像。家庭會是個好例子。由此推之,一群人一起生活造成的特性融合,往往將個性轉化為共性。故此,共性與特性往往是相對的,視乎你如何去標籤。

對於美國人來說,香港人、台灣人及大陸人看不到分別,因為他只憑「黃皮膚、黑眼睛」的東方面孔來作區分,操廣東話、閔南話或普通話並無分別。為了容易被美國乃至世界各地的人,從中國人當中分辨出香港人,那就要凸顯香港人的「個性」。此時這「個性」意味著香港人的「共性」。若果要從一群香港人中分別你出來,那麼,你便要提出你與別不同之處。最容易告訴你之所以為你,便是外表形貌。不過,單憑外表形貌還是不足夠的,需要更本質更深入的東西,那便是個人本色--只有你才有的東西,不能被削減不能奪去的本質。
人們口中的個性,主要指自我(Self)。不過,性格受外在環境、文化社會等因素影響,包含共通的及專屬的部分。我們日常生活表現的是性格中為人接受的部分(Outer Self),而將真實喜好愛惡埋藏起來,成為內在性格(Inner Self)。愈是介入群體生活,這個Outer Self愈為明顯;當人獨處之時,Inner Self便會流露出來。社會實踐經驗告訴我們,當人表露真正想法或真性情,往往造成衝突,人際關係不和諧,影響生存空間,於是掩藏真性情的內在性格變成在都市人的求生本能。在一個親疏有分別的社會中,混融於人群帶來更多機會和獲得更多資源支持,所以「同聲同氣」很重要,於是Outer Self多數會滲透社會的價值觀、主流文化和生活態度,成為社會的「共性」。
又如太陽星座,對於個性有仔細說法,可算是一種人格分類。將香港700萬人分為12種不同的個性,即是說約有58萬人共有一種特性。從這個角度看,太陽星座描述的是一群人的共性。

2006-06-05

邊緣化 vs 去中心化

邊緣化,是香港時下流行的詞語。我當初不太明白甚麼是「邊緣化」,後來發覺是個政治術語。我本來不喜歡政治。不過,邊緣化的確又是如此普遍地出現於大眾傳媒,也不得不理會。先聽時評人怎樣說香港「邊緣化」:

「說人"邊緣化",自己所站立場一定是"中央"或"中心",沒有"中心",何來"邊緣"?但說實話,不管港府如何說自己是"亞洲國際城市",恐怕沒有多少香港人會真正把香港當成亞洲或中國的"中心"」(引自BBC中文網的文章

若果認同此觀點,根本無邊緣化這回事。然而講到權力,就是另一回事。一群人中行使權力必會有中心(或領導)。既有中心,自然會有邊限。換言之,不居於中心地位,自然成為邊緣。「邊緣化」即是描述大權旁落,失去勢力,被冷淡對待的過程,就好像一個角色被逼漸漸引退,離開舞台的射燈範圍之外,不再成為觀眾的焦點。我覺得大喊被「邊緣化」的人著實可憐,就像個失寵的孩子那樣撒野;到底是缺乏求生本事,才格外需要照顧。
在自然界中,缺乏生存能力不是被邊緣化那樣簡單,而是被淘汰。獅群中受傷的獅子,往往被排除在獅群活動之外,由得牠自生自滅。
從積極觀點來看,雖身處邊緣,不過面對更廣泛的空間拓展領域,重新定位。在爭逐領導地位失敗的年青雄獅,雖然被趕離獅群,在獨獅群活動圈外圍獨自生活,在嚴峻條件下仍能生存下去的話,會增加其捲土重來爭奪獅群領主地位的實力。

現代哲學思潮講的是「去中心化」,鼓吹多元發展;只認同一個中心權威,只看到自己被「邊緣化」,而不勇闖新天地,無疑是固步自封,不思進取。 那是否說邊緣化能以去中心化來抗衡?我不敢說。事實上,一群人中不可能無中心。若無中心則不能結聚,只會成散沙一盤。所謂「去中心」,是指所有個體都能成為中心,每個人都是領導,做到同心同德,共存共榮。
打個比喻:傳統電筒只有一個燈泡,燈泡壞了電筒便會報銷。新推出的LED電筒,採用9至12個LED燈泡組成,就算其中一個燈泡壞了,也可以繼續使用。不用問當然是LED電筒比傳統電筒耐用。


LED電筒

「去中心」的概念最常見於互聯網,P2P網絡會是一個好例子。P2P網絡共享多媒體內容,直接威脅大企業的利益,可見糾合眾人之力能勝過中央管理的組織。在P2P網絡無所謂中心,亦無所謂「邊緣化」,因為每個個體都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