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31

無間運算

近日IT雜誌有文章談及「Ubiquitous computing」概念。Ubiquitous computing又稱為ubicomp,由孕育先進科技概念的Xerox PARC研究中心的科學家Mark Weiser,在1991年提倡的電腦操作觀念。Mark Weiser用Ubiquitous(意指無所不在的)一詞,來描述了他對未來科技生活中無所不在計算的理想。或許Ubiquitous這個英字詞較少人懂,故用較顯淺字眼「Pervasive Computing」,有譯作「普及運算」。
Ubiquitous computing會是甚麼東東?
正如其英文名詞所言,這一種無處不在,隨時隨地可用的電腦操作形式。其最大特色是,電腦科技滲透人們生活,融入日常事物當中。技術細節和複雜性(甚至硬件裝置本身)會被隱而不見(Invisible)起來,操作完全是直覺的,人們不會知覺自己在使用電腦。

Mark Weiser把ubicomp跟「虛擬真實(Virtual Reality,VR)」對立起來。VR是投入電腦世界裡,人在其中生活作息,可說是人去遷就電腦。ubicomp存在於實際生活中,電腦為人提供服務,可說是電腦去迎合人。VR需求強大運算能力,而ubicomp講求不同電腦操作平台的整合性。 ubicomp不像64-bit computing、parallel computing那樣的科技創見,而是將滲入人本思想的電腦概念。據Mark Weiser稱,當時受在Xerox PARC工作的社會學家、哲學家、人類學家等學者所啟發的概念。在當年(1991年)來看,這的確是前衛思潮。當年沒有無線網絡技術、GSM手機網絡正在試用階段、PC電腦使用的處理晶片是80486、PDA開山祖師Apple Newton還未問世,RFID未有人想過要商用,基本上沒有技術實現這個宏遠構想。
ubicomp發展至今天,已不是純粹概念那樣簡單,已衍生出具體的應用方案。或許可以這樣說,IT業界的參與者(如軟硬工程師、系統設計者、技術研究員)早年在校園聽聞或研習相關概念,據此作為指導思想,築建未來美好電腦新世界。即如科幻小說的機械人(Robot,或稱機器人),啟發後世發展機器人應用,並衍生出「機器人學」這門綜合科學。在某程度上,ubicomp有著類似意義。
有人問我,ubicomp應如何譯法。雖然ubicomp存在多年,但卻無中譯。中港台三地各有各譯,有時會變得混淆。為慎重起見,我寫IT文章通常會引英文字詞作為對照。ubicomp一詞在香港報刊似乎沒有對應翻譯,有些直用英文名詞,遇到「ubicomp的方案」會寫成「無間方案」或「無縫方案」,驟眼看來,覺得欠準確,但這些譯法又不是沒有根據的。稱之為「無縫」,可能源於流動通訊,因Ubiquity(即Ubiquitous名詞)多用於流動通訊商業(Mobile Commerce)。流動通訊業界重視「無縫連接(Seamless Connection)」技術,會以Ubiquity說明技術達至隨時隨地可用的特性。
將Ubiquitous譯作具香港色彩的「無間」,令我咄咄稱奇。據我所知,「無間」一詞常被人提及,是自香港電影「無間道」上畫之後的事。「無間」解作「無間斷的」。若用以描述電腦不受時地影響,做到「無間斷」操作,亦可算是描述了ubicomp其中一種的特性。
「無間」一詞流傳地區不限於香港,亦包括中國及台灣。我在網上搜尋的資料發現,台灣及香港在2003至2004年學界已提及ubicomp,台灣大學生的研究報告將之稱為「普及運算」,另類解釋為「無間運算」,直認由電影「無間道」引申,其中再細分「時無間」、「空無間」、「罪器無間」、「平等無間」及「生死無間」五種無間。
實質上,「無間」是佛家用語,用來形容靈魂在地獄中無間斷受苦。然而,無細分甚麼「時無間」、「空無間」。因為無間有不論時地、無論身份、連續不斷受罪之意。

2006-05-24

當Notebook電腦遇上電視機

去年寫過有關將電視機當作電腦屏幕的專題,概念不新鮮,做方法也算是過時。幾年前寫這題目還算有新意,現在看來只可算是迎合Microsoft Media Center(MCE)的勢頭。
近月廠商推出HDMI接口的顯示卡,這意味著PC更與AV影音裝置靠攏。PC與AV合流是大勢所趨,問題是哪一方作主導。PC更多支援AV標準,則會是PC會整合AV,保持PC的獨立性。採取一體機的設計,則PC更像家電產品。
我一直認為將PC設計成家電,最大難題是在於散熱。對於Notebook手提電腦,散熱已不是個問題。我認為應該是從Notebook電腦的基礎上設計出新一代PC為本的數碼影音產品。
現今Notebook電腦雖然效能不及PC強大,但用來播放數碼電影會是綽綽有餘。我現在用Notebook手提電腦接駁電視機,播放RMVB、DivX、DVD等電影,發覺效果還算不賴。那麼,為何不用手提電腦當作多媒體播放機使用?
Toshiba手提電腦一早已走多媒體路線,去年微軟在香港宣傳MCE 2005之時,預裝MCE的Toshiba手提電腦亦緊隨推出市場。此Notebook電腦提供主要的AV接口,並配備外置式WinTV電視裝置,湊合成一套MCE電視錄影套裝。
Notebook價錢不菲,一般都要萬元以上,最便宜也要五、六千。跟三、四千元的DVD硬碟機比較,明顯會比下去。況且將Notebook當作多媒體播放機未免大材小用。若果播放數碼電影是Notebook的唯一用途,的確會是浪費。然而,為流動性強的Notebook電腦發掘多一種用途,豈不是更能物盡其用!
其實,Notebook接駁電視機播放影片,對於PC硬件有經驗的人而言,無甚麼特別技巧,只須處理訊號線接駁,及顯視介面作一些設計,跟PC的差不多,談不上有甚麼難度。然而,AV音頻及S端子訊號線接駁不免有點煩。若果能減少接駁訊號線的數目,相信會方便多了。設計一個用於連接電視機及AV裝置的Notebook電腦多媒體底座,又或索性在Notebook電腦設置一個HDMI端子,都會可行的方法。
現今數碼影音產品千奇百怪,外置式硬碟機可以加入AV介面變成多媒體播放機,那麼Notebook,甚至Pocket PC,為何不可如法炮製?
論功能、效用和可擴展性,PC一定比AV產品過之而無不及。要令PC走向大眾影音市場,令不諳PC操作的普羅用家能善用PC的多媒體功能,那就要在使用者介面(GUI)、操作方式等各方面加多一把勁了。

2006-05-06

自我淘汰?缺乏工作興趣

對於電腦維修及DIY砌機,我大概是久病成醫。以前玩電腦好新奇貪新鮮,不斷試用各種軟硬件,日子久了電腦自然變得複雜無比,不免會有奇難雜症。若不是盡量多試多用多閱讀,根本不可能長年寫電腦文章。
每逢到新公司工作,跟同事閒聊時,總是會問他們在家裡使用甚麼電腦。有些人卻興趣缺缺,說多年未升級電腦,家裡仍用Pentium,有些人甚至家裡不用電腦。我是寫電腦技術文章出身的,發現跟自己工作性質一樣的同事對電腦竟如此冷淡,只能感嘆地說:「做o個行厭o個行」。
在這資訊爆炸的年代,電腦科技尤其變得快,勉力跟從潮流會相當辛苦的,除非很有興趣,否則捱不了一年半載。這也難怪雜誌行業的從業員流動性很大。
在一個刊物很少人會做超過兩年,更少人能留在這行業超過10年。從好處看,書刊經常換血,會帶來活力;從壞處看,刊物風格不統一,內容水準難以維持。事關電腦文章講的是內容的深度及廣度。
寫手(或記者)作為內容提供者往往是文章意念構思者,所有圖片、排版美工都是基於文章構思而來的,故此圖文配合方可稱為合格文章,而文章愈是精粹(深度)內容多樣化(廣度),則愈有啟發性,理應容易包裝。文章的深度與廣度如何得來?離不開閱歷、知識、思維及寫作技巧,最重要的是寫作的熱情。
對於電腦寫手的質素,我會強調寫作熱情,而不是知識技巧,皆因知識技巧可以慢慢累積,基礎一經建立不易推倒。至於寫作熱情隨時間流逝只會不斷褪減,很難再捨興趣。到了意興闌珊之時,意味著編採工作劃上句號。
老實說,一般人只要肯學肯寫,不難寫出好文章,但要續持下去,而且保持一定水準,則志趣至為重要。所謂志趣,可有短線與長線之別。短線的志趣指把寫作當是干名逐利的工具,力求自我表現;長線的志趣指寫作視為一生志業而言,認識到自己所做的事對於別人及社會的影響。
談到一生志業這樣嚴肅的問題,會令人害怕,甚至想逃避。然而,我可以告訴你,無論從事那種行業,當做了三數年後必須面對。況且工作日子愈久愈深陷其中,必會牽扯到長遠的人生目標。這可算是一個關口,或轉捩點。
試想想,花了幾年時間在一件工作及一種職業,可會貿然放棄所積聚的經驗和資歷嗎?這種顧慮令人安於自己的崗位,不過這想法未免欠積極,令人平添不少煩惱。撫心自問,如果真正喜愛寫作,那就不必計較名利,因過程本身便是享樂。這想法很多年前已有聽聞,但到近年重拾電腦雜誌的工作,始能領會箇中道理。

壞「腦」的感想

這天(5/5)早起,打開電腦LCD屏幕漆黑一片,鍵盤/滑鼠全無反應,這種現象告訴我:「電腦壞了」。迫於無奈,顯示卡、處理器、記憶體、主機板等逐個配件測試,就好像捉躲在電腦機箱裡的老鼠。白忙了一個上午,終於令電腦起死回生。半天假期如此虛度,真是無話可說。
以前編撰過的電腦修理DIY之類文章已記不清有多少篇,建立了的知識基礎及電腦檢查方法,著實幫了不少忙。其實,我所遇到的電腦故障絕非一般的硬件問題,皆因早前貪便宜之故,使用質素無保證的硬件,才會出現異常狀況。
作為電腦愛好者的我,以前會認為電腦故障是個鍛鍊機會,可增進自己對電腦的認知,況且修好電腦亦會帶來成功感。隨著年歲增長,現在的我已由電腦玩家變成電腦用家,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去學習電腦。這種轉變不單只發生在我身上,相信也是大勢所趨。
電腦設計愈來愈先進,操作也愈來愈簡便。人們不必費心了解電腦原理,也不必學習深入的電腦知識,也可以利用電腦做許多事情。由於電腦變得簡易,大眾對於電腦的興趣已由技術轉移至應用。
DIY硬件是電腦雜誌主要的題材,在香港有其不利因素。香港市場小,產品種類不及台灣的多,產品設計不及歐美的創新。香港的電腦展有如特賣場,不像德國Cebit、台灣電腦展、美國CES那樣會有創新產品發布。儘管如此,人們始終要買電腦產品,故價格表、腦場行情及硬件測試一直受重視。近年DIY砌機的風氣不及以前那樣盛行,大眾追捧數碼產品,故此,電腦雜誌論述基礎電腦技術買少見少,用大量篇幅刊載數碼相機、網絡裝置、AV影音等產品介紹和評析。
至於軟件方面,應用軟件Step by Step教學有一定吸引力,近年軟件操作更為簡易,這類文章的賣點便告削弱。另外,香港、台灣等地的電腦雜誌推出電腦秘技文章,即如硬件超頻、軟件破解等都是熱門題目。玩家型讀者會是這類文章的捧場客。隨著互聯網盛行,真正懂得玩電腦的人會在網上分享這方面的資訊,並不一定要倚靠電腦雜誌。

另一方面,寫電腦書的人往往在網上搜集資訊,若果筆者與讀者知識水平和識見相近,那不如直接看原資料好了。雖然如此,這裡存在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問題。上網找尋資料需花時間和精力,而且資料沒有經過濾和確認,則容易會被誤導。誠信,正如商譽一樣,是傳媒重要的資產。這種無形資產需經長時間建立,破壞卻在旦夕之間。
雜誌作為一種傳媒,並不害怕讀者口味改變。總之,有被追捧的事物,人們有閱讀的興趣便會有銷路。這種投其所好的做法,不純是為了讀者的需要,也會跟商業廣告有關。事實上,雜誌傳媒可視作一門生意。如傳媒僅是一門生意,無疑對其意義和作用的貶抑。
如前所述,電腦愈來愈容易用,這意味著電腦普及化,勢必介入生活各個層面,不過人們反而對於電腦知識愈來愈無知。這就如人們每天都看電視,卻不知電視機原理及構成。這實在無可厚非,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想成為電腦製造者,或者軟件編程員。但是,對於有志於IT行業發展的人來說,電腦雜誌提供的技術資訊,有助於培養興趣,提供廣泛的電腦知識基礎。據所我知,香港年長一輩的IT人都是電腦雜誌擁躉。

電腦逐步演變家庭電器這個趨勢,不是Microsoft、Intel等廠商能夠一手創造出來,其實全球人類都有這個需求,支持硬件廠商、軟件公司提供,去研發相關的電腦產品。 我並不是未來科技趨勢分析家,只要對IT行業各種商業合作、軟硬件設計等觀察了一段日子,並綜合一些具影響力的業界人仕的觀點,總結出來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