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0

喜聞樹仁學院升格為大學

當電視新聞播放樹仁學院升格為大學的消息,不敢相信自己耳朵。作為樹仁舊生,沒有不高興的道理。在樹仁的日子對我別具意義,那時積極參與學生活動,認識一班好友搞迎生營及系會,真可謂青葱歲月。在抽屜底拿出在畢業時在樹仁「敦仁博物」校訓前面穿著學士袍拍照留念的相片一看,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覺。無論如何,我認為樹仁多年培育大量人才,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絕對值得冠以大學之名。

2006-11-17

PS3有排玩!

這天有一個名為IBM STG Race Day 2006的活動在尖沙咀舉行,原本不打算去,但公關說有甚麼未來科技,姑且看看甚麼葫蘆賣甚麼藥。我被安排聽了IBM的一位產品設計師介紹IBM科技,雖說有新意,但不是特別吸引的。介紹開始時,敘述了IBM每個年代的創新科技,當講到現在提及PS3、Wii、xBox等電視遊戲機都使用IBM處理器時,使我聯想到這天的活動可能跟PS3(PlayStation 3)有關,剛巧PS3在香港上市。
有些報導指PS3會令Sony虧本20億美元,Sony仍讓它推出市場,我覺得勇氣可嘉。我認為Sony的PS3市場策略,會以微軟為頭號競爭對手,短期目的是要搶微軟xBox的市場份額。如是的話,相信日後爭持最烈的會是網絡遊戲,及跟網絡有關的服務。微軟早已推出網上電影下載服務,Sony要染指這方面市場相信不容易。Sony還會有甚麼把炮?或許是PSP與PS3連線遊戲,以及PS/PS2遊戲的老本。
微軟當初推出xBox,又有傳話愈賣愈賠錢,相信Sony也會走同樣的路,捱蝕都要搶佔市場,Sony如此重視PS3,應該會有排玩。
眾所周知,遊戲軟件是PS3、xBox等遊戲機的關鍵。對於玩家來說,PS3推出遊戲數目會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有甚麼值得期待的遊戲。遊戲的質素及可玩性始終是玩家最關心的環節。
遊戲業界對於PS3負面批評,相信跟Sony作風不無關係,我在網上看過有關評論,多少帶點意氣之爭。無論如何,讓Sony一尊獨大,相信不會是好現象,而業者多不喜歡強強聯手的「大作主義」,會收窄小資本業者的生存空間。
香港一早推出PS3行貨,會否反映Sony借香港將PS3轉銷入中國大陸?這揣測未必無因,香港在國際上有購物天堂的美譽,許多遊客在香港購物,或會令PS3去貨快一點。若果PS3入大陸有困難的話,那香港作為銷售據點會是策略部署。
根據過往經驗,Sony遊戲機的第一輪貨通常會有品質問題。果然有消息指PS3不能玩部份PS/PS2遊戲,Sony反應也真快,迅即在網上推出軟件更新。
為何Sony會如此不小心,犯上這樣的錯?不是要驗試好才推出市場嗎?我認為是Sony之所以不留意向後兼容舊遊戲,大概認為人們總是喜歡玩新遊戲,或不想玩家戀棧舊遊戲。

2006-11-12

遙控飛機、嗜好、體驗、生活

近日在太古城的吉之島的玩具店看見袖珍遙控飛機,標價百多元,有幾個款式供人選擇。細看之下發現這種遙控飛機採用發泡塑質料製造而成,難怪如此便宜。
遙控飛機產品攤位附近擺放了電視,展示操控飛機的情況,知道此飛機要在室內玩,似乎只可以繞圈,不容易直線飛行。這使我聯想起早陣子在電影資料館的空地見過有人玩這種遙控飛機,情況大概跟電視所展示的相似。
遙控飛機在香港並非流行玩意,因為器材昂貴,砌一部能在天際遨翔的模型飛機,機體零件、燃油引擎、遙控器等少說也要二、三千元,質料好的甚至過萬,相信成年人才有能力買得起。最大問題是,香港容許放遙控飛機的場地極之有限,這會減少玩樂的趣味性。
近年有團體舉辦遙控飛機比賽,主要以年輕人為對象。中小學似乎較少這類活動,可能因為遙控飛機在地狹人稠的香港造成的危險性,故此轉投較少空間要求的機械人比賽,況且機械人亦更具噱頭。
我覺得玩遙控模型,總好過打電視遊戲。事關前者會帶來更大的創造力,愛好這類玩意的人通常都喜DIY,多會花心思在機械設計方面。以前為寫嗜好軟件的介紹文章,知道有些幫人設計遙控模型飛機的軟件。這軟件主要是設計機翼的形狀,當中涉及空氣流動原理,讓使用者設計出飛到更好的模型飛機。這軟件讓一般人掌握專業知識,相當有意思。
現代人不愁娛樂,實在有太多選擇,多數不願意跑到荒山野嶺放遙控飛機。問題是花多眼亂,反而找不到真正的趣味。
我見到有些人由格鬥射擊的電玩遊戲,轉投虛擬遊戲,比如足球、籃球、釣魚、駕駛火車之類,其趣味性可能不只是在於遊戲本身,而是在遊戲空間尋找自己真正的嗜好。譬如說,嗜好釣魚的人由於生活環境不容許進行這類活動,久而久之忘記了釣魚,後來發現了虛擬釣魚的電腦遊戲,重拾這方面的樂趣。
我覺得既然喜愛釣魚,為何只能在電腦中玩釣魚遊戲望梅止渴,而不實實際際去體驗釣魚的樂趣!找到真正的嗜好,更能享受生活體驗,這才是人生趣味所在。

2006-10-28

博客實名制的淺見

博客實名制在中國互聯網鬧得熱哄哄,香港人似乎不太關心。Blogger被香港傳媒吹捧,大概當作一時潮流。當全世界都在講Blog時,又怎會執輸!
就有這種跟風的心態之下,我曾受指示寫過PodCast的教學文章,也寫過不少有關Blog的報導。當初對於Blog的了解,只流於表面。當有了Blog的實踐經驗,我對於Blog文化的理解層次會較深。這使我關心博客實名制。
此制一旦實行,影響政治、私隱、版權、社會責任等多方面,亦不只限於中國大陸的博客(Blogger),亦會影響到香港,乃至全世界。
一般人關注博客實名制主要是,擔心大陸政府藉此管制網上言論。從另一角度看,若然大陸一旦實行此制,可能會對香港有利,使香港的網上言論自由顯得可貴。有香港報章的專欄作家在文章中,認為此制會為香港帶來商機。這說法未免有點誇張,不過以中國龐大的博客社群,商機的確不容忽視。
撇開政治及經濟不談,我認為博客實名制有利於提升博客的文化質素。此話何來?
Blog對於一般人的意義是,向世界發表自己言論的渠道,由於Blog寫得太隨意,甚麼都可以講,甚麼圖都可以刊載,甚至發表不正確言論,或抄襲別人文章。
一般人看過不正確言論的Blog文或許一笑置之,但近年來Blog文愈來愈受重視,報章傳媒偶然會引述Blog文的內容,甚至以Blog文為主要消息來源。
曾有人問我Blog文是否可信,當時我回答,只能參考不能盡信,因不確定作者身分,而Blog亦無媒體權威性。
媒體何以有權威?我們之所以覺得報紙雜誌的報導可信,讀者不是信賴記者(或寫手),而是信賴媒體,認為文章經考核評審,不虛報不作假。報刊文章無署名(或用筆名)的文章責任不能追究作者,只有由報社承擔。 媒體權威得來不易,可說是商譽是資產。不過,香港傳媒不懂珍惜,以至傳統傳媒的公信力日漸下降
Blog無媒體的權威,唯有訴之於Blogger的權威。原則上,Blogger應該表明身分及姓名才能「文責自負」,唯有這樣才能使公眾認真對待。這就是說,網上身分確認會令Blog文較容易受社會認同。作者有名有姓有身分,不僅為文章版權提供根據,更會受人尊重。
許多人不願用真名寫作,為甚麼?主要原因是不想對文章負責任。若要改變這做法,那麼,博客實名制會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嗎?當然,不是。強制性要求Blogger公布身分,絕對會窒礙Blog文化發展。如果軟性執行,讓Blogger有所選擇,或許會是好事。
其實,外國的Blog(及論壇)並非無審查,主要是倚靠網民互相察查及糾正,但僅是一種自律行為。若發展為Blogger(或Blog文)的評級機制,相信會有助於Blog文化普及。

我刊載在報刊的文章很少用真名,因為文章經編審刪改之後,並非我本意,我無法為文章負全責。Blog文則不同,因為這是我願意寫的文章,代表我個人的見解,純正而無雜質。我可以為自己文章負責,故可用真實姓名署名。

2006-10-21

不要只為興趣而工作

在網上讀到一篇名為「掙脫IT職場煉獄」的文章,討論科技人(IT技術人員)如何處理工作與生活不快樂的問題,其中有一段使我產生共鳴:
「若他們能長時間投注在電腦或軟體程式裡,那表示他們真的對這些事情很有天分。我認識許多科技主管,他們對自己的工作都非常有熱情,這當然很好,但問題是這也可能成了唯一嗜好所在。除了工作外,你應該作點不一樣的事來滋潤心靈。」
以前被工作佔據了所有時間,差不多沒有自己的生活,或說工作便是生活,最終景況竟如文中所言:
「當工作本身成了生活向下沈淪的主力,這份工作便已經沒有樂趣可言,你必須重新尋找其他選擇,不管你之前曾經多麼喜歡這份工作。」
在文章中,筆者教導科技人要忠於自己的感受,改變生活方式,否則「自己勢必被壓跨」。所謂改變,不外乎轉工轉職,甚或轉行。若果工作只為樂趣,勢必轉來轉去,無法安定,因為樂趣不能長久維持,而再多姿多采的工作都會有厭倦的時候。我認為這正是為了樂趣而工作的弊病。
當環境不能改變之時,唯有改變自己的心態。為了長久工作下去,我覺得好應該將工作與興趣分開,不要讓工作獨佔自己私人時間,留多一些餘閒讓自己多點時間思考,找尋其他興趣,學習多些知識技能。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徹底地「公私分明」。
中國人很難做到公私分明,往往將私人時間用來工作,以為長時間工作就是好,表示自己夠勤力。誰都知道人的精力有限,工作時間過長一定會影響效率,生產力不加反減。所謂有生產力,應該是指出時間完成最多工作,並不是超時去完成指定工作。另外,超時工作往往精神不集中,便會容易出錯。有些工作出錯可以重做,有些錯失可不容補償。其實,公私不分的最大問題是,工作時間做私人事,初時會是逼於無奈,漸漸變成習慣,甚至認為理所當然,進而把公家財物當作自己。公器私用,可大可小。
過度沉迷工作的另一極端會是,因工作失去人生樂趣,即使你有多喜歡工作都好,每天工作14小時(未計交通時間),那就根本無可能有家庭生活,亦不會有培養嗜好和興趣的時間。久而久之,便必會把辦公室當成家,將同事當作家人,工作不僅變成唯一興趣,漸漸成為人生的一切。當離開了工作之後,人生變得毫無意義。實際上,工作不能永遠一帆風順,若遇到挫折,往往造成莫大打擊,人生就此一蹶不振。
一生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失戀和失業,此二事為何對人有如此大影響,皆因過度投入自我,無法抽身。所以,把工作變成唯一興趣,跟「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一樣高風險。
有些人為了工作,犧牲家庭、青春、愛情、友情等人生美好的事物,可真是因小失大,因為這些東西用錢買不回來。工作要超於個人利益,才可讓人甘心捨我求仁,完成更大理想和抱負。所以,大企業常會強調社會使命,使員工了解自己的工作意義,為別人及社會帶來甚麼的益處和作用。

2006-10-15

編輯有品,讀者之福

常會有人問我一些沒頭沒腦的問題,例如LaserJet的J字是否大階、甚麼是IMS、甚麼是x86......提出這樣問題的人通常都要求扼要答案,長篇大論便覺無趣,旁徵博引更是不必。
有時我也會問別人這類問題,並非懶去上網查找資料,只是希望了解一般人對這些事物的觀感及興趣。寫一些技術性文章,尤其需要這些意見。如果別人說有點概念,便可以寫深入一點。如果不太懂但有興趣知道,可以作出說明。如果表示全無興趣,那又如何呢?不寫。那恐怕錯失了一種未來的科技新潮流。這樣問法會有好處嗎?
如此看來,記者(或撰稿人)能決定寫甚麼東西,事實往往不是如此。
在一間有規模的報社裡,記者編輯各有職能,各有負責範圍。一般情況下記者職責是採訪寫稿,一篇文章交給編輯處理。文稿是否刊出,甚麼時候刊出,如何排版起題等,取決於編輯的決定。
所以,記者寫稿會是投合編輯的要求,在某程度上,編輯為讀者選擇文章的種類和內容。
現在流行讀者主導的概念,即是讀者想看甚麼便刊載甚麼,我覺得這說法不切實際。編採人員如何得知讀者的喜好?一兩個讀者的聲音能反映整體讀者群的喜好嗎?有人認為回答這些問題很簡單,銷路說明一切。其實,那不是讀者主導,而是商業主導。要獲取讀者意見,一般做法是利用讀者回饋表,否則便要靠讀者問卷調查,不過讀者調查費用太貴,不划算。
即使肯花大筆金錢做讀者調查,有了民意數據也不見得雜誌會完全跟從讀者的想法。記得阿嬌(鍾欣桐)更衣偷拍照登上八卦週刊封面後,引起軒然大波,其後有機構做讀者調查,發現有近六成人不喜女性身體作雜誌封面賣點。這又會否令雜誌減少利用女性身體做封面?當然,不會。
出版界常識告訴我們,人像為主題的封面會比其他封面設計,令雜誌好賣一點。報攤還有一些沒有人頭相的雜誌封面。純以商業考量,無理由不跟「大圍」走,用俊男美女做封面。其實,刊物如人一樣都有「品格」。有些雜誌不願媚俗,自成一格,無非是為了保持專業形象。
至於文章的類型、取材、角度、配圖、排版等,通通都要迎合雜誌報刊的風格。大方向會由主編保持,至於各欄目的風格則由編輯維繫。在實務上,編輯揀選及處理文稿,往往存在個人喜好及習慣,形成編輯風格。比如說,我的編採風格起題由於要精練,傾向於少字(大題最好在十字以內)。有些人則喜歡於題目為求達意,傾向於完整句子。一般來說,大小題最能見到編輯的功力。 所以,換了編輯,刊物的內容取材以至版面設計,都會有所改變。
一般雜誌只會落筆者名稱,較少落編輯名稱,究其原因是文責自負。實際上,文章未必全是作者原意,因編輯在背後做了一些功夫。原則上,編輯不會改動文章內容,但通常不會如此。有時為了遷就版面,會略作刪改。有時候,筆者文字功力不濟,出現辭不達意的情況,那便需勞煩編輯動手。有時候,是為了維持文字標準,如上文提及LaserJet的大小階涉及商標文字,應該要弄清楚。有時文字改動,僅是為了個人喜好。我個人喜用「網絡」而不用台灣通行的「網路」,如此類推。如是因就習慣關係的增刪改動,我覺得不算是筆誤。 
此外,電腦文章有非中文化的傾向,很難合乎傳統中文雜誌的編輯標準。所謂「非中文化」,指中英太過混雜,使用英文句法寫出累贅難懂的中文。
電腦文章有時候不能死守中文規範,因為常會有新字湧現,一時間無標準可跟從。例如說,1995年傳媒有關互聯網的報導中,有些報紙將Homepage譯作「本頁」,有些譯作「主頁」,當時寫文都不知用哪個才對,現在通稱為「網頁」。現在流行Blog,大陸普遍譯成「博客」,台灣有譯作「部落」,香港稱為「網上日誌」,應該跟從哪個譯法呢?
撇開商業考量,編輯應該站在讀者的角度去處理文章,發揮指導的作用。如果編輯品味低見解膚淺,讀者不僅看少許多東西,甚至有可能被誤導。編輯的責任不單純是改正文章錯漏,跟進出版流程那樣簡單。

2006-10-08

BenQ始亂終棄,自毁企業形象

去年台灣BenQ購拼德國西門子(Siemens)手機部門組成子公司BenQ Mobile,並推出BenQ-Siemens品牌手機。此事在台灣引一些迴響,主要原因是BenQ是台灣上市公司,而此購拼規模龐大,改變其公司的業務性質。另一方面,藉此購拼使BenQ借西門子的商譽推出聯合品牌,在全球手機市場佔一席位,可說是台灣的光榮。事隔一年,傳出BenQ撤回德國子公司投資的消息,實在令人感到意外。及後,我接了Order寫了一篇評論文章。
此事給我的第一印象,會是社會事件。BenQ此次撤資之舉,置三千員工飯碗不顧,實在無情無義。事實上,此事演變成當地的社會問題,驚動了德國總理梅克爾,要求西門子公司介入善後。
如果換了其他行業的公司,這只是一宗生意失敗,而做生意有賺有蝕,乃是兵家常事。對於企業管理,此乃絕佳的Case Study;考慮手機市場發展,少了一個BenQ-Siemens品牌會否改變了市場形勢,那又另當別論。 無論如何,此一事件令我想到公司購拼活動又會具甚麼意義。

公司購拼是近年IT趨勢。購拼不外乎三個原因:1. 購拼競爭對手,取得市場份額;2. 購拼上下游公司,互補業務,增大經濟規模;3. 購拼不同領域公司,迅速進入市場。一般來說,考慮購拼的若不是賺錢的公司,便是在居於市場領導地位的公司,又或者具有先進技術的公司,很少會像BenQ那樣收購西門子的蝕本手機部門。(當然不是沒有這種情況,Sony Ericsson公司的成立,跟BenQ-Siemens購拼有類似背景,但處理手法各異。)
通常「不按牌理出牌」的商業舉動,背後總有非理性的原因。非理性的原因包括文化保存、社會承擔、個人理想等因素。另外,不少企業管理人所做的商業決定往往基於願景(Vision),而願景其實也是非理性的。做大事需要有氣魄,亦要有Vision,否則難有大業。或許,這次BenQ輸就輸在沒有堅持Vision,做了一個短視的決定。

另外,此事亦反映台灣企業不擅處理不同文化的公司的整合。 據我看過的BenQ年報,大部分BenQ子公司都是由BenQ全資擁有的,這使我覺得BenQ會把子公司當作一個部門看待,子公司未免欠缺獨立性。如BenQ以慣常手法去管理BenQ Mobile的話,相信阻力不少,因德國人與台灣人在文化氣質上始終不同,需要較長的磨合期。

近月,Nokia與Siemens將雙方各自旗下的網絡設備業務部門合併,成立新的「諾基亞-西門子網絡公司(Nokia-Siemens Network)」。跟BenQ與西門子的購拼形式不同,Nokia與Siemens各佔新公司50%股份,由Nokia方面派出副總裁全權營運。不像BenQ那樣由得西門子部門保持完整,而是將之重新整編,將二千名員工調進德國西門子的合資企業中去,鞏固Nokia管理層對新公司的控制。或許是BenQ前車可鑒,才有此安排也說不定。

2006-10-04

審犯式的人訪

Mozilla Firefox是開放源碼的網頁瀏覽器,據說已被下載了2億次,雖然用戶數目不及IE,但已形成一個網上社群,發展出許多Plug-ins及輔助程式。近日網上傳Firefox的安全漏洞多過IE,又在黑客發現Firefox的JavaScript處理有嚴重瑕疵,可藉此挾持電腦。
此事固然值得關注,因為Linux用戶主要使用Firefox。另一方面,Firefox的安全問題亦會引起人們懷疑開放源碼軟件是否可靠。故此消息傳出不久,傳媒隨即向負責發展相關項目的Mozilla公司的安全首長Windows Snyder求證,並作出一段人物採訪(報導原文網頁)。這段人訪內容平平無奇,不過記者採訪的手法卻別開生面。摘錄部分內容:
記者:你認為Mozilla產品的安全性如何?
Snyder: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記者:一點都不安全嗎?
Snyder:沒有什麼是安全的,因此,改進無疑是必要的。
記者:Firefox比微軟的IE瀏覽器更安全嗎?
Snyder:這要看你如何來衡量安全了。我認為衡量安全最重要的一個尺度就是:廠商向用戶發放補丁的速度有多快?....我認為Mozilla已經減少了漏洞發現與補丁發放之間的這段時間,並且漏洞的數量在降低。
記者:那麼,請用一句話來回答這一問題:Firefox比IE更安全嗎?
Snyder:我認為這個問題無法用一句話來回答。
記者:你不能說是或不是嗎?
Snyder:你需要注意每天的危險。你需要看整個的流程,如何回應,如何實現流程的透明化。
在採訪時,Synder是在閃避問題,記者還要窮追猛打,逼得Synder要說:「我認為這個問題無法用一句話來回答。」,記者仍要求明確答案,說:「你不能說是或不是嗎?」就字面看,已覺盛氣凌人,十足一個在法庭上趾高氣揚的檢察官,逼迫犯人說出不利自己的言辭。其實,有需要這樣嗎?
這記者就似在審問犯人那樣,用甚麼心態發問,由其提問方式便可知。如此採訪法,受訪者會承受很大壓力,所以有些人不喜歡面對記者,因為他們往往提出令人難堪的問題。
各人都會顧及自己的利益,不會輕率說出影響個人形象的說話,尤其是代表公司說話的人,更會小心說話。有時在記者會上,公司高層說了一些不恰當(但不代表不正確)的言論,要求記者「高抬貴手」不寫出來。記者若果替人著想,自然不會輕率處理。
有時候,人們接受訪時說的,根本不是記者想要的內容,那怎算好?記者通常會用以上述手法引導受訪者說出自己想要的言論。引導是必須的,但手法太硬,將採訪變成逼供,會是相當不要得的事。

2006-10-01

Windows Vista RC1初體驗

Tech.Ed 2006是微軟的技術大會,在台灣、大陸、香港等地舉辦。香港Tech.Ed 2006稍遲,在9月底在灣仔會展舉行為期三天的活動。
會議主要是一連串的技術講座,包括即將推出的微軟產品功能介紹,其中Windows Vista、Exchange Server 2007、Office 2007等都有很詳細的示範及說明。除此以外,與會者還獲得這些軟件可以安裝在電腦使用的預覽版。
香港電腦雜誌及網上媒體對Windows Vista的報導及試用文章多不勝數,其中以Paul Thurrott's SuperSite最出名,差不多每個Vista測試版都有跟進。雖然網上資訊甚麼為富豐,我從來沒有試用過,總覺隔了一層。從Tech.Ed 2006會議獲得Windows Vista預覽版,正好給我體驗一下微軟新一代Windows Vista。
我手上的Windows Vista是RC1 Build 5600。此版在9月初放出,供Beta Tester下載。據聞,功能跟正式版很接近。據我所知,目前最新版本是pre-RTM build 5728,可在KezNews網站下載。我無意對Windows Vista作出完整試用報告,只想說一些用後感。
1. Windows Vista在512MB的PC電腦運行,表現並不算差,對我來說,是可以接受的。 我公司用的電腦仍行Windows 98,有甚麼不能忍受。可能由於是Beta版的關係,系統操作未有優化,故硬碟存取相當頻密。
2. 最離譜的是Media Centre,無論是DVD或電視播放(Live TV)都慢到難以至信(我用的TV卡是Hauppauge WinTV PVR150,附MCE Remote control)。其後,加了1GB記憶體,Media Center效能無改善。
3. 安裝了Storm Codec,用其Media Player Classic播放DVD,效果理想。用開放源碼的類MCE軟件Media Portal看電視,第一次無問題,但MCE Remote Control操作不正常。其後運行Media Portal,都說TV卡被佔用,無放播放電視。
4. 我以為這不是兼容問題,事關WinTV PVR150是有Vista內建Driver的。另一方面,有人試過在Vista用TV卡都說有點不正常。說不定微軟特意不讓Beta版的多媒體播放功能全速運作。
5. User Account Control是另一個招惹用戶怨言的設計。但凡改動系統設計也有彈出視窗徵求用戶許可,實在相當擾民。就算刪除一個Folder,竟可以彈出三次詢問視窗去確認,很是費時失事。解決這問題,可以在此網頁可找到禁用此功能的方法,或在此網頁下載Vista Tweak程式,修改有關設定。

整體來說,Vista的操作介面無疑很漂亮,但卻也相當「大食」,用了不少硬碟空間。我初時用回XP的Partition(約6GB)來安裝Vista,安裝程式要求至少約6800MB。如果要安裝其他應用程式宜有10GB。現在硬碟容量大,給10GB供OS使用不會成問題。這使我到一個問題:10GB是否用得其所?或許用來儲存一些僅用一次的資料檔案,那無疑是種浪費。
除了外觀漂亮之外,Vista有不少功能設計跟MacOS類似(如Control Panel),好處是方便電腦初學者,令用戶更容易組織自己的檔案(如擴展了Documents folder的資料夾結構,分類更為清晰)。對於PC玩家來說,相信吸引力不大,因為老手自有一套用機習慣,Vista提供跟XP截然不同的操作方式是需要時間去適應的。
作為PC用家,我覺得與其搞這種多「門面功夫」,不如令OS有效率地運用硬件資源會更為實際。比如ReadyBoost功能,以Flash Drive作為緩衝記憶,減少硬碟存取次數,會是受歡迎的設計,可惜我手頭上的USB 2.0 Thumb Drive卻不合用於Vista,故無法用到這個功能,未免有點可惜。 值得一提的是,Vista未必跟所有XP軟件兼容,有些系統軟件(如Partition Magic 8.0)不能正常操作,有些為硬件而設的應用軟件(WinTV的電視播放軟件)完全不能用。這並不奇怪,XP推出時亦有應用軟件及驅動程式的兼容問題,相信未來的新OS也會如此。
老實說,Vista的效能無法令我淘荷包去買一套安裝在我家裡的電腦,因為我仍未找到必用Vista的功能和特性。為了用新OS,搞到要換U換板換卡,是麻煩還是樂趣,則見仁見智。我寧願購買預裝了Vista的品牌電腦,也不想在舊機用上Vista。

2006-09-18

李開復大將之風

李開復上週來港為Google公司招聘香港大學生,走訪香港大專學府,展開了多場講座,亦有程序安排見傳媒。那天晨早起床,未到十時已進了科大,等到將近十一時才出現李開復。那時,Google負責招聘軟件工程師的周哲還在說話,李開復便站在一邊靜候。聽他講完後,才正式向一眾記者打招呼。
談笑自若,從容不迫,是李開復給我的第一印象。比起其他IT公司總裁CEO,他會多了一份笑容。這不單會增添親切感,亦容易拍得好相片。許多人對著群眾或鏡頭,都難免會緊張。一般人咀臉繃緊毫無笑容,說話時不是太兇,便是眉頭猛皺。臨近尾聲時,才會面容一鬆,咀角含笑,一副如釋重負的模樣。李開復則沒有這種表現,或許是慣對傳媒,竟有點名咀風範。這也難怪,李開復的閱歷很豐富,先後在蘋果、微軟當高層,自成一派大將之風。
李開復的言論,應該有一定腹稿,自然無甚驚喜,更不會隨心而發。反而問及「Google如何評核員工表現?」,他竟說是個有趣問題,然後談Google的公司管理架構,又指工作評估主要靠同事的回應(Feedback)。為何他覺得這問題有趣?事後想起,可能不曾想過會有人問之故。
提出這問題是有原因的,因為李開復講Google給與員工很大的自由度,將Google描述成打工仔天堂。一般香港老闆都不喜歡下屬「無王管」,那又如何放心讓員工自把自為。對於講求紀律和規則的大企業是很難想像的事。
李開復提出Google公司的管理架構,反映其公司不重權威(他亦笑稱員工在工作間亦沒有甚麼權威可挑戰),跟傳統企業的管治概念很不相同。所以李開復提出Google員工應該有「I can do」態度面對工作,我並不覺得奇怪。甚至可以說Google會鼓勵員工按自己心意行事,否則難有推動力。問題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著同様的理想同様的熱情,當人心不齊之時,豈不是變成一盤散沙?
及後,看到台灣倒扁事件,突然有所領悟。為何能動員這樣多人連續十多日參興圍城行動?或許這事件體驗出革命情操。Google所做的或許是改變這世界的革命,並非為純為賺錢那樣簡單。
「能令千萬人同心做好一件事,並成為其中一份子締造歷史」「現在所作出的努力將改變未來,為世人帶來無窮福澤」我覺得這比起賺盡天下財富更有意義。Google若果堅持利民濟眾的平等互惠的理想,我覺得比起許多賺錢的企業更有存在價值。

2006-09-10

未來科技趨勢:跨技術領域的融合

電訊與電腦網絡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科技領域。以前我不會睇電訊網的發展,但自3G網絡在2000年被廣泛報導,便有人提出電訊網、互聯網、電視融合的趨勢。這意味著科技發展趨向跨領域發展,技術融合不僅是IT業界裡發生,亦在不同科技領域裡發生。
三種網絡性質不同何以能融合?主要基於資訊數碼化技術,令話音(Voice--Telecom)、視像(Video--TV)及數據(Data--Internet)等資訊變成同一種資料格式,故資料可以在各種網絡中傳輸及交換。
在這幾年各科技業界都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電訊業推行3G,是為傳輸話音的通訊網絡建立傳輸數據的基礎;電視業推出數碼地面廣播,將類比制式轉為數據制式;至於互聯網現已變成多媒體綜合平台,蘊釀著各種資訊傳輸技術。這趨勢不單只在於傳輸通道(網絡技術)的融合,亦在於數據內容的共享(內容整合)。電訊業者的說法是:提供更多服務和方便,締造嶄新的用戶體驗。

HSDPA技術提升3G網的數據傳輸速度,對於網絡融合有其重要性,對電訊業、互聯網、以至IT業界都有深遠影響,因為3G網的速度追及寬頻互聯網,故電訊商認為HSDPA網絡能提供「流動寬頻」服務,即說是電訊商有可能會涉及寬頻互聯網市場,雖然流動寬頻在傳輸速度及穩定性都未必及得上固定寬頻網,但可擴大用戶層面,令本來無打算上網的人都會用到寬頻上網,或令上網變得更為方便,這會令互聯網變得更為廣泛,亦推動了IT產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電訊商在3G網之上應用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除了令電訊網更有效率地處理多媒體數據之外,更進一步加強了電訊網與互聯網的整合性,電訊商指藉著IMS可做到通訊無縫連接(Seamless Connection),即是說VoIP與電話通訊可以在用戶不干涉的情況下自動轉換,這正是網絡融合的好處。對於用戶來說,可減少通訊收費,因為數據通訊會電話通訊便宜,然而通訊費用的節省相信對電訊商會更有意義。
3G網速度提升,意味著上網裝置也要一同升級,未來會有更多PDA、手機、手提電腦新產品推出市場,甚至可能有嶄新設計觀念的便攜裝置產生。

按這趨勢發展下去,各種網絡融合會在未來三數年內發生,而更多人會用IP網絡通訊,互聯網的面貌定必不同於現在。實際上,互聯網逐漸產生本質上的變化。以前操作複雜的互聯網,變得便為親民,現在更以內容主導,加強用戶互動性,滲入社會元素,文化思想。所謂Web 2.0正是描述這個發展趨勢。

2006-09-09

為何HSDPA能提升3G網絡速度?

HSDPA(俗稱3.5G)提供下鏈速率最高理論值可達14 Mbps,一般可做1.8Mbit/s,近日香港已推出3.6Mbit/s的HSDPA服務,已經相當先進。單從數字看,HSDPA超越了廉價的固網寬頻,堪稱「流動寬頻(Mobile Broadband)」。
HSDPA除了比速度為384Kbit/s的3G上網要快之外,還令手機用戶數據傳輸的延遲更短(Low Network Latency),亦為多媒體應用服務提供很好的技術平台。以下是HSDPA扼要說明特點(以下資料參考愛立信White Paper文件):

1. 時框縮短
無線時框(TTI,Tramission Time Interval)數據傳輸的時間長度。數據訊息轉化為無線電波在大氣中傳送,可想像為串流不息的訊息流,無線電波就如火車似的運載時編了碼的數據包。為了確保數據傳送不會出錯,那便以時間分隔(Time Interval)訊息流。
HSDPA將TTI設定為2ms,而W-CDMA的TTI則為10ms。在2ms時間隔格傳送8個碼,比起10ms傳送40個碼,網絡回應速度較快,亦即是會減低網絡延誤。為了提供向後兼容性,W-CDMA的10ms時框內包含5個HSDPA子時框。

2. 通道共享傳輸
HSDPA在W-CDMA傳輸物理層(PHY)上,新增若干傳輸通道,包括HS-DSCH (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及HS-DPCCH(HS-Physical Control Channel)。前者是主要用來傳數據的,提供多條邏輯通道的基制,讓2至4個用戶共享傳輸通道,加強了數據傳輸的靈活性。後者主要用來控制數據傳輸,以保持通道質素(CQI, Channel Quality),以配合適應性編碼(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3. 適應性編碼
這功能涉及編碼(Coding)與調制(Modulation)方法。「調制(或稱調變)」將訊號轉變為無線電波的技術。無線電波是以波的形式(Waveform),可視為一種攜帶訊號的載體(Carrier),訊號則會以頻率變化(Frequency)及相位(Phase)來表示。
舉個例子說明,跟無線電波類似的會是數據機(Modem)通過電話機傳數據。數據(Digital data)經數據機調變成類比載波(Carrier Wave)在電話線中傳輸,對方的數據機接受訊號,將之解調(De-Modulation)還原為數據。
以前電話線用聲音為載波,容量低亦易受干擾,故速度很低,只有56Kbit/s。現時香港常用的ADSL Modem不局限於聲音載波,故此速度大為提升,可達1.5至8Mbit/s。其基本原理仍採用是調制方式:數據變成頻率,再由頻率轉為數據。為何要用這樣做?因為電話線並非為傳數據而設計,長程數據傳輸容易受干擾,或訊號衰減,而調制方式提供糾錯功能,保持傳輸的穩定性及完整性。
無線通訊,在某程度上,跟電話線傳數據相類似,也是採用調制方式進行。問題電波在空氣中傳送,要比在電話線傳輸不穩定,容易受干擾,故需要採用各種方法去糾錯及復原通訊,而HSDPA則採用適應性編碼方法,減少訊號干擾,以及增快傳輸速度。

4. 調制方式的改進
無線數據速度會受調制方式影響。W-CDMA使用QPSK(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調制方法,訊號變化可表達2bit數據(2bits/symbol)。HSDPA使用16QAM(16-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則會可訊號變化可表達4bit數據(4bits/symbol)。由此可知,HSDPA令載波容量倍增。
連線穩定性會影響數據傳輸速度。由於用戶使用HSDPA服務時流動不居,無線通訊常會變化,當無線電訊號轉弱時,而手機裝置不能配合改變的話,便會容易斷線。斷線再續會花時間,這會令數據傳輸速度變慢。HSDPA的設計時考慮這些因素,基站採用快速排程(Fast Scheduling),再配合通道共享傳輸,以保持HSDPA的數據傳輸效率。

近日寫了一些電訊文章,談及HSDPA網絡的發展,但技術細節就不便多談了。有人問我,竟有人問我HSDPA,提出QAM之類的技術字眼。我說:「這些東西不必懂,就算弄了懂,也不寫出來,因為無人會看。」

回心一想,現時香港的IT報刊不會歡迎這種技術文章,即使寫了也不會有人登老實說,純以商業原則,讀者主導的立場,許多文章根本無發表可能。然而,無所不包的互聯網正好為這類技術文章提供發表園地。(以前投稿報刊,沒有這樣的園地)

反正,寫Blog並不為錢,目的是我所學所得的知識經驗跟人分享。況且,我最初寫技術文章是以小眾讀者群為對象,並非為對電腦科技全無興趣的人而寫的。無論如何,寫這篇文章可說是令我緬懷過去,尋回自我本色。

2006-08-31

徒弟師父冇有計

這晚下班回家時看電視,才知道新一輯「仁心仁術(ER)」在今晚(星期三)9:35pm播放。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ER是我喜愛的電視劇,一定要追看。憂的是播放時間太早,難免跟家人爭電視看。
幸好電腦安裝了TV卡,現正好派得上用場。用電腦看電視,效果不算很好,主要是因為天線訊號不好,自從停用i-Cable之後,房裡的電視線訊號變差了,所以平日不願用電腦看電視。現在唯有張就一點。
這一集ER講的第二年在急症室工作的主診醫生Neela、Ray及Abby要帶三名見習醫生睇症,其間穿插醫生Luka陪女護士Sam到處搵仔。急症室內外的故事關聯性不大,但卻有互補作用。急症室內發生的事比較理性(冷),女護士Sam搵仔過程表現出過激情緒(熱),兩件事放在一起,無疑加強了對比度。
此集ER看到一半,心裡不期然生出一個疑問:為甚麼要見習生不能接受適當的教導,反而會是作為導師的醫生受責?劇中提及這是職責問題。學生做得不好通常是學生的問題,但若得不到適當的指導便是教導者的過失,不做好份內事便該捱罵。對比起中國人的師徒觀念,這就顯得公平得多了。
以前工藝學徒(如學廚、學木工、學戲)要幫師父做一段時間打雜,捱得住苦才一步步學習入門技法,師父心情好的會指點訣竅,其餘靠自己摸索,犯了錯便會捱罵。罵還不得止,錯得利害更要受罰。罵和罰是可說是中國人代代相傳的教學方式,正所謂「嚴師出高徒」。不過,現代人不再信這一套,以專業課程取而代之。課程是系統教學模式,有利於傳授基本知識,制定行業標準,但講到進階技巧、竅門、心得等,我認為傳統師徒制會佔優,尤其是秘傳的學問及技能,相當重視師傳。傳統工藝在現代社會漸趨式微,或多或少跟以師徒制傳授有關,因為不能將前人經驗組織成有系統地行業知識。

其實,我是沒有資格批評中國式的師徒制,因為沒有正式拜師學藝,但研習命理這種秘術之時,發覺派別師傳是相當重要的。書本記錄的知識未必全面,許多時要靠師父口傳訣要,才能搞得通,否則任你絕頂聰明,也不能明白箇中道理。不著文字的口訣正是古人保護知識產權的技倆。
除了口訣之外,還有經驗之談。經驗分享是加速學習的方法,現在IT業界經常會搞論壇、交流會議,目的是提供一個分享經驗的場合和機會。
我覺得交談亦會是學習機會,即使是言多有失也好,順口開河也好,凡事抱著好奇態度追查印證,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至少會勾起好奇心求知慾(或者滿足虛榮心:指正別人的錯,心裡多少有點「得慼」),在反覆查證的過程中不斷更新自己知識,無疑是件好事。
說句題外話,在當編輯時花了不少功夫在斟證文字錯漏,久而久之變成了習慣。以前常說:「編輯是防止別人犯錯的工作」,所以壓力很大,及後加多一句:「但不等於不會犯錯」以作寬解(否則早已一死以謝天下)。既然人沒有完美,那麼犯錯會是人之常情。
言歸正傳。我的學習觀念很激進,學習不需師父(或導師),亦不需要一定上學校等老師來教,只要能令自己識見技能增長,任何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師父--徒弟師父冇有計呢!

談到師徒觀念,使我想起在《電腦時代》工作的日子(1995-1998年)。記得老闆講過一番說,大意是這樣:

你來這裡是為了打工,不是為了學東西,如果想學甚麼的話,就必須工作。

當時我做的編寫工作要求極高,一篇稿可以沒完沒了地修改 ,總之改到滿意為止。那時把我訓練得如驢子一樣勤力(奴性?),現在覺得獲益良多。我得到的啟發是如下:
1. 學習就在實踐之中,親身體驗比起書本知識更重要--不肯做就不會學到任何實質的東西。
2. 寫作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寫給別人,目的是令讀者獲益。故此,不要問自己能寫甚麼,應該問讀者需要甚麼,然後盡量滿足他。這就是說,寫作在某程度上是種服務。
3. 能求文章更好呈現於讀者眼前,可以不區一格,務求以最佳形式表達文章內容。

第二點講的可算是讀者主導,在商業社會是對的,但我覺得未必一定是讀者最大利益著想。因為讀者往往被動,不知自己想要甚麼,況且投合品味低的讀者是會有危機的。我一向重視啟發性,故會主張帶著讀者走,開闊讀者視野,增強其認知能力。這種想法發展到極端,寫作會變成沒有個性,只會投其所好,寫出沒有靈魂的文字。
第三點講的最佳表達手法不僅在於是版面美觀,而是以版面配合文字內容,切合主題。當時《電腦時代》很少彩色版面,排版不太注重(以現時的標準來看),很大程度上,是以文字內容為優先的結果。

2006-08-27

「死亡筆記」背後的超人思想

電影「死亡筆記」在香港上畫了兩個星期,今天才有空看。由下午2時20分看到4時半離場,足有2小時,難怪戲票比一般電影的,售價50元。此片給我的感覺有點像電視電影,很有追看性,片尾有續集的預告,使我想起過去的港產片也是這樣的(例如周星馳電影「西遊記之仙履奇緣」)。與其他日本片不同,此片出奇地多外語及外國人出現,比如死亡筆記的說法文字是英文,稍後介入調查奇拿案的FBI人員泰半是白人;在校園一幕中,夜神月翻看的是本非日文書,封面應該是德國19世紀哲學家尼采(初時我不太肯定,後來看過有網友Blog文提及,故比較有信心)。 關於此片的評論不想多說,只想藉此談一下尼采。

尼采最為人熟悉的是聲稱「上帝已死」,以及提出「超人哲學(或超人理論)」。尼采的思想受叔本華影響很深,發揚其意志論的觀點,賦與積極意義,肯定人是自由的,顛覆基督教的道德觀念。在追求人生意義(理想)的過程中,人類不斷超越自我。
「死亡筆記」主角夜神月閱讀尼采的著作,可算是解說了為何他如此冷酷無情,殺人竟當作家常便飯,毫無惻隱之心。尼采思想對於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納粹,起著重要作用;尼采甚至被稱為「納粹哲學家」。
前文提及尼采之所以出名,是宣稱「上帝已死」的名言,在歐洲是開創先河的,但又是否合中國人口胃?尼采講的是無神論,應該在中國有市場,因為中國人的宗教意識並不強烈。不過,中國人有其思想包袱,儒家佛教思想,千百年來統治中國人心,追求的是平穩的社會和諧的人際關係,對於尼采這種「剛愎自任」的主張,一般人不容易接受,就算接受也不容易實行,或許革命者會對尼采思想有興趣。據悉,在上世紀中國社會動蕩,中國知識份子吸收西方哲學思想,康德、尼采、叔本華等非理性主義曾引起思潮;經過文革洗禮,舊制度舊事物破壞無遺,感到迷茫的知識份子尋求安身立命的依據,亦嘗向西方思想家取經,其中尼采思想引起人反思
由於受時代背景的關係,尼采的超人追求的超越(Overcoming)是不僅在於靈魂,亦在於肉體,是靈與慾綜合的自我提升,主要為求掙脫基督教對人心的拑制。當擁有了絕對自由後,人應如何自處?由此激發起人們思考自身的存在意義和價值,這是存在主義探討的人生問題之一,故此在哲學教本中會指出尼采啟導了其後世的存在主義思潮。
我認為尼采的超人哲學是強者的道德,並不適用於普通人。從某程度上看,可以說是為自己的行為找個理由,去駕御操控世界。然而,在未征服全世界之前,宜先要懂得克制自己,否則最終會失掉存在意義,或者發瘋,不容於世俗。或許絕對自由是人類無法承受的,所以尼采的一生充滿孤獨與痛苦。

附註:基於個人性情,我個人對非理性主義興趣不大(藝術析賞除外),在哲學上我偏好知識論方面。近年有人跟我談及尼采、叔本華、康德、黑格爾等人,就似是上了哲學課程一樣,因此多看了有關這些哲學家的資料,無疑增長我的哲學知識。之前我只看過叔本華的悲觀主義解說,其後多看一點他的權力意志的觀點,但覺得叔本華的東西多看無益,容易令人變得消極,而尼采反其道而行,提倡積極的「酒神」狂歡精神去伸展意志,看來滿是生命力。無論如何,這些非理性主義者的著作,好應該批判式閱讀,不應無條件接受,否則思想容易鑽入死胡同。

2006-08-26

冥王星的降格:修正約定俗成觀念

冥王星從太陽系行星除名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在捷克舉行26屆天文會議上進行決議,可說是科學界大事,亦起引社會各界的關注,尤其是教育界方面,因為冥王星不再視為行星的話,所有教科書都要改寫,影響下一代對於太陽系的認識。這次決議與其說是為行星定下清晰標準,不如是說修正約定俗成的觀念。
冥王星是否一個行星,自有科學家進行學術討論,不過有些科學家卻為這次決議感到尷尬,原因是參與IAU會議的天文學家來自75個國家共2500人,但只有300人參與決議,其代表性令人質疑。有關報導沒有講述投票方式,表決會否像美國總統競選那樣採用「選舉人」制度?如是的話,為何不簡述一下決議方式?或許這不是大眾不關心的事,或以為IAU有足夠公信力,而不必理會決議的合法性。據悉,IAU共由9040專業天文學家組成,參與這次會議的不足一半之數,故人建議採用電子投票方式再次作出決議,無如何結果如何,相信更具認受性,亦不致令某些天文學家覺被「屈」的感覺。
科學界一向主張獨立思考,反覆驗證,而不盲信權威。認不認冥王星為行星,在某程度上是觀點與角度,要達至共識需要時間蘊釀。據我理解,科學家向大眾提出科學新發現,通常不會倉卒行事,有不少科學發現反複驗證才公布結果,免得被人推翻而淪為笑柄。這不僅因為科學家挻愛面子,亦怕科學權威掃地,影響社會形象。
科學界這場高調的決議似是一場秀,除了提出成為行星的資格之外,更多是為了「政治正確」起見,以便日後宣布太陽系新行星時減少爭議性。(要知道,發現新行星是何等光采的事,值得史策留名。)
作為行星的冥王星是有其文化意義的,已形成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故此推翻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勢必引起反對聲音。不過有些人認為這只是名份問題,並舉離婚為喻,「雖然法定地位改變,但是人的本質並無改變,只是回復自由身罷了(The legal status has changed but the person really hasn't. It's just single again.)」(引自此網頁)。
一談到「名份」這東西,便不再是科學領域的事,而是政治權力,甚至是資源分配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名」的確可以改變「實」,常言道:「一個大話講上千百篇便成真話。」我想冥王星的降格會是這碼子的事。
談到文化意義,自然會提出與天文學有密切關係的占星術。西方占星術在發現冥王星之不久,便成為星宮圖中重要星體之一。有記者於是訪問占星家冥王星被降格,會否對占星術造成影響。記者問的是一個寫暢銷占星書籍的英國占星家Russell Grant,他的回答得很妙。首先,他說:「冥王星被降格是相當有趣的事,而它在神話意義上是不會被降格的。」又表示會繼續在星宮圖中應用冥王星。言下之意,根本無關痛癢。天文學與占星術一早已分家,兩者可以是獨立的。
有些題外話要說,Russell Grant的言論反映某些西方占星家(尤其面向大眾的),對於星體的描述和認知是停留在神話學層面的。有趣的是,近年發現的太陽星體Xena(2003 UB313),有望成為被列為行星,而Xena這個名字取自美國電視劇虛構的神話人物。如果單憑一個名字來決定星體的占星特性,未免本末倒置。

2006-08-19

充滿感悟的「禍水」

在看電影「禍水Lady in the Water)」之時,發覺有人不斷打呵欠,便知道此片不合於香港人的口味。「禍水」一片的導演也馬蘭(M. Night Shyamalan)若果香港發展的話,一定無人肯投資他的電影,因為他都幾忠於自己的創作風格。畫面氣氛、演員表情、對白風格等跟他的前作「鬼眼」、「不死劫」、「森魔」差不多,那就如同一個人講故事那樣。
如果你不喜歡也馬蘭那種節奏緩慢、缺乏刺激大場面、缺少大卡士明星、沒有湖光山色、太多太雜的對白、小題大造的電影風格,一定會有彈無讚。我覺得也馬蘭在編導方面保持一貫水準,基本故事雖不能說言之有物,但有發人深省之處,誠如首片開宗明義地說女主角水精靈(片中自稱Story)的出現是為了啟迪人心,此片也能達到這項任務(假如你有留心對白的話)。鏡頭運用有驚喜,有些電影畫面、演員表情,令我深刻難忘,並非像一些商業電影那樣看過便算,一點印象也沒有。
講完了一般性的評論,現在說一些個人感受,即此片對我的啟發,以下就讓我「借題發揮」一下。

此片在某程度上是將故事編寫的思維表現出來,開首講的古老傳說(或稱床邊故事)相當於一本書的目錄,將故事的梗概告訴觀眾。那並非單純是作為一個引子,而是讓觀眾一起去創作故事的藍本,它給觀眾的課題是:如何將抽象故事情節在現實生活中演繹?也就說,如何去將故事的角色配對現實生活的人物。
影評人(兼書評人)入住公寓開始,象徵故事進入觀眾理性意識的契機,由大廈管理員Cleveland Heep(由Paul Giamatti飾)發現了Story(Bryce Dallas Howard飾)時便被迷住,那就如一個讀者投入小說那樣,去發掘故事各種細節,去感知故事內容,繼而參與其中。這使我聯想起一套電影「魔域仙蹤(The NeverEnding Story)」(1984年),此片講述一個小孩看故事書看到進入書中魔幻世界,而「禍水」則是將魔幻世界的人物和故事帶回現實生活之中。
影評人角色(入住13B室的那個中年白人男子)是「禍水」唯一受害者,有人說是導演一心向要去影評人報復。換個角度看,影評人之死反映「後現代」精神。影評人是權威的象徵,他分析電影中角色的功能和作用,指導觀眾如何去理解電影,心中有一個架構和成規,認為這類電影便應該這樣拍法,這樣的人物便應該這樣的演繹。影評人的言論影響觀眾對電影的觀感,減少觀眾獨立思考的空間,想像的自由,更遑論有甚麼啟發性。
純以說故事人身份來看,我覺得影評人的存在的確利多於弊,尤其那些自以為是,妄加己意於電影創作,作出不負責任言論的影評人。留意片中大廈管理員四處尋找解譯者(Interpreter)、保護者(Guardian)、治療者(Healer)時,為何會發生「對號入座」的錯誤,將搞亂人物的角色和功能,險些讓Story喪命?那都是聽信影評人信口開河的言論之過。
為何影評人之死會是「後現代」的呢?後現代主義是文藝創作風格,影響各種藝術創作範疇。後現代包含「去中心」思想,簡單來說,會是反叛權威,覆顛既定價值觀。在「禍水」一片中,導演借某些角色的口說了一些見解(原則上,我覺得是口吻不合於角色身份,但是誰會管它)。

另一個令我有所啟悟的會是治療者的意義。治療者在西方文化中,一般理解為令人身心康復的人(那不是指醫生護士,也指心靈協助者)。片中角色指出治療者是引發生命力的人,讓人自我復原。這不是甚麼新的理解,占星書早已提及,但一直不醒悟,此片令我想起許多......
近代占星術中,新增了凱龍星(Chiron)這顆小行星,賦與希臘神話中半人半馬的生物,不僅神話人物的老師,亦是傷口治療師,具有教導、治癒、溝通身體與靈魂的能力。有說凱龍星的治癒能力源於過去的傷患。那意味著人先經歷苦難才能有凱龍星的治癒能力。「禍水」一片中的治癒者角色,跟凱龍星觀念如出一轍。
據我理解,「禍水」其實可以像類似電影一樣,拍得很「宿命」。宿命觀一向是小說作家電影編劇基本的手法:為每個角色設定作用(Purpose)。例如說,有的是好人,有的是壞人,有的是配角,有的是丑角,諸如此類。
「禍水」反抗這意識。一開始便強調角色身份是未定性的。例如說,角色沒有當解譯者的感覺(或意願),那就不可能從謎語中看到所以然。推而廣之,這就是沒有人能硬性規限人一生志向是甚麼,該做甚麼工作過著甚麼生活,最重要的是自身的感悟。「禍水」在香港的票局表現或許不出色,但其啟發性肯定比一般商業電影要豐富得多。

2006-08-03

由七夕談到婚戀態度

7月最後一天原來是「七巧節」,似乎沒有人會記得了。七巧節,又稱七夕,香港人多稱為七姐誕,是紀念牛郎織女的中國民間傳說。
有人將七夕與元宵節當作中國情人節。元宵節起源跟談戀情無關,但古時有賞花燈習俗,成為男女邂逅交認識的好機會,廣東粵劇戲寶《紫釵記》霍小玉與李益愛情故事是由元宵夜拾釵開始,經歷重重困阻,終成美滿姻緣。反觀,七夕講的是牛郎織女雖是神仙美眷,但天意弄人,分隔銀河兩岸,可望而不可及,每年只得一天鵲橋相會。雖然故事浪漫,但這樣的結局對於有情人來說未免有點不吉利。
對於傳統節日,香港人不及IT潮流那樣有觸覺,而七夕從來不是法定假期,相信記得起這節日的人會少之又少。中國內地對於此傳統節日,到底還是有點傳統感情,會舉行慶祝活動。中國人把七夕,當作西方情人節那樣,視為推銷情侶商品的良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在網上在七夕翌日,發布了《中國網路婚戀交友研究報告》,大概是借勢宣傳婚戀交友網站。以前寫過有關文章,知道網絡婚姻介紹及交友服務需求甚大,成為近年增長快速的市場。2004年中國網上婚戀交友市場規模僅有3700萬元,到2005年這一數值增長了145.9%至9100萬元,預計到2008年中國網上婚戀交友市場規模將達到6.53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06.2%。
為何人們要在網上結識異性尋找婚姻對象?難道缺乏元宵節燈會結交異性的場面?或許是。現代中國人雖然比古人更多接觸異性的機會,但人際關係反而變得疏離,傾向於自我保護。許多人不諳男女相處之道,難以跟異性正常交往,表達自己真實感情。耗費長時間去試探摸索,個性是否配匹,志趣是否相容,亦要磨合雙方的生活習性,確定雙方的婚戀態度。 
另一方面,隨著科技迅猛發展,傳統終生相守的婚戀觀念已變得不合時宜。世局社會變化莫測,人自身變得朝不保夕,對於婚戀更難作出保證。或許,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更好形容現代婚戀態度。

Skype的啟示:由下而上的IT產業發展

由於工作關係,常會留意IT新聞。自Skype突破一億個登記用戶,似乎特別多Skype的消息。原則上,Skype相關產品主要是消費市場的,不屬於我的報導範疇,但其影響已滲透企業市場。這反映了IT產業發展模式的轉變。
約莫半年前IDC發表趨勢報告,說未來幾年企業IT應用會由消費市場帶動,更舉Skype、IM(Instant Messenger)等通訊軟件為例。IDC在IT業界有一定的公信力,不少IT公司都會參考IDC數據,甚至在發放給傳媒的新聞稿引用。
IDC提及消費IT產品的科技引入企業應用之外,還提供通訊整合的趨勢,即IP網絡、PSTN電話系統,以至互聯網通訊整合。這觀點並不新鮮,早幾前通訊業界已提出Unified messaging概念,將語音通訊、數據交換、傳真服務、留言信箱等應用綜合成一個通訊平台,Nortel、Alcatel、AVAYA等公司嘗推出過基於此概念而設計的通訊基建裝置。這幾年間沒有搞出甚麼名堂,而Unified messaging一詞在傳媒報導中鮮有出現。
五年後的今天,Skype作為一種P2P為技術基礎的VoIP互聯網通訊方式,能做到大企業一直想做但卻做不好的事:整合傳統電話網絡與IP網絡。為何Skype能做到?得力於龐大用戶基礎。
這是由下而上應用IT科技的做法,不同於過去有上而下的模式。前者由大眾需求帶動市場,追求更好更精的科技。後者是將先進科技先應用於大企業,等生產達到一定經濟規模,當成本下調後,才將技術慢慢下降至消費市場。
下而上的方式意味著科技不只為小撮人服務,更重要的是改進人們的生活質素,亦令科技更切合人的需要。

寫IT文章雖然並非個人志趣所在,但為求生活無可奈何要做下去,正如某人所說,「工作就是做不情願的事情」。後來發覺IT不只為了商業,將眼界從Dollar Sign移開,會看到IT科技另一種面貌,即是: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性,改變人心既有的觀念,甚至改變人性。這方面的認知比起甚麼商機更具意義,更能引起我的興趣。
一般人認為IT只不過是工具,又認為科技是中性的,無分好壞。事實上,這觀念不合於現實。科技的確具有傾向性,例如手槍製造出來的基本目的是為了傷人殺人,不是收藏品或玩具。科技到了應用層面,設計者和應用的人必然會賦與其目的性。
人製作工具的目的及應用決定於用心意圖,用心意圖決定其好壞。好壞有根據利益判斷,有基於道德判斷。或許,從一種科技的創造與發展過可反映人心的趨向,甚至可發現人性的本質。
總之,充滿私心的人無可能毫無目的地製造工具,創造科技,應用技術。我以這社會功能論的觀點看待科技發展,必然會從社會整體利益著眼。所以結論總會是:好的科技必須為社會大眾牟福祉,必須改善人們生活質素。

2006-07-13

咁都可以USB

USB雖然是電腦傳輸介面,由於可以供電的緣故,不僅令PC週邊裝置有更大靈活性,例如以前的掃描器通常要外置電源,現在發展到CMOS掃描器單靠一條連接線便可以取電及傳數據。由此衍生出卡片掃描器,配合文OCR文字辨識,自動將姓名、電話、地址輸入電腦,比起人手輸入方便多了。
USB的出現令PC週邊裝置變得小巧,亦富有創意,並且帶來許多非PC配件的USB產品,無奇不有,例如USB風扇、USB電筒、USB聖誕樹、USB喇叭、USB吸塵機、USB鬧鐘、USB充電器、USB保溫杯墊、USB環保煙灰缸等,其中以USB按摩器最有趣。

這是在灣仔298的特價攤看到USB按摩筆,真不知用來按摩哪裡。據我所知,早幾年已有USB按摩器出售,球形設計,半邊有凸粒,握在手中可按頭、手、腳、腰、肩等部位。另有USB按摩眼鏡,開宗名義用來按摩眼部穴位。不知會否有USB飯煲、USB驅蚊器、USB牙刷、USB咖啡機......

2006-07-12

抵玩投影機

腦場有不少投射機產品,一般都要萬元以上,舊式而規格低(解像度為800 x 600)的會便宜一點,至少要七千多。在灣仔電腦城看到inFocus X3大特價,現金付款送屏幕,看來有點吸引力。
這個inFocus X3是一年前的產品,網上評論不俗,規格較高(解像度1024 x 768,1700流明),若果只看DVD影碟或者簡報用途值得考慮。
我的弟弟曾打算買投影機代替LCD TV,但衡量過兩者優缺點之後,最後不了了之。這些數碼產品愈來愈多功能,價錢只會一路降低,何必急於一時。
不過,科技潮流時刻在變,以前睇DVD影碟,普通CRT電視(解像度為852x480 )已經可以。今天數碼影像制式720p(解像度為1280x720)及1080i (解像度為1920x1080)已成時尚,需要以LCD TV來支援。將來升格到1080p(解像度為1920x1080),需求更高解像度的HDTV。
目前,一般AV玩家會睇720p及1080i的顯示裝置。據我所知,1080p的LCD TV已有得賣,不過價錢甚貴。

2006-07-01

電影「鬼域」的遺棄意識

可能由於世界盃,加上暑期前夕的關係,香港沒有特別大的電影上畫。故此,幾個星期沒有入場看電影,近期彭氏兄弟導演的恐怖片「鬼域」顯得特別出眾的「港產片」。
彭氏兄弟的作品算不算是港產片,我一直心存疑問。看過他們成名作「見鬼」,雖然電影中拍攝不少香港景觀和事物,但感覺不似港產片。這「鬼域」亦帶給我同樣的觀感。
現在把「鬼域」說成港產片,無疑貶多於褒。此片的故事鋪排、意識表達和拍攝技巧,比起許多粗製濫造的港產片要出色得多,難怪被選為今年康城影展「特別關注(Un Certain Regard)」獎的閉幕電影。
此片的電腦特技不用多講,太過強調會影響此片的觀感。據我理解,電腦特技只是表達電影意識的一種技巧,並不代表電影的好壞。「鬼域」有好電影的元素,視覺效果造成畫面逼力,能充份表達主題,故事不落俗套,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有伏筆有呼應,算是相當不俗。
英文片名雖然定為「循環再造(Re-cycle)」,比起中文片名「鬼域」更有意思,而此片講的是遺棄,可算是反映現代人追求急速科技發展的後遺症。
當看此片時,並不曾使我有著電影介紹網頁提及的電腦桌面「資源回收筒(Recycle bin)」的聯想,反而令我想起許多人新買MP3機、PDA、手機、數碼相機,用不到了兩三個月,便放在網上拍賣,但求盡快脫手,再去買最新產品,週而復此。
這種貪新忘舊的習性在大眾傳媒鼓吹之下,似乎會對城市人的性情帶來極之不好的影響。引申而言,會造成短視的功能主義,採取「有用便留,無用即棄」的處事態度,令人變得無情無義。其次,是缺乏對專注力,產品稍為難用,不夠方便即告放棄,完全不動腦筋善用自己手上的工具,更遑論用心鑽究學問,於是人會變得創意缺缺。
「鬼域」講的不是積極意義的回收再造,而是提醒人被遺棄的恐怖和痛苦。最終人都會被當作垃圾一樣,棄置在自己製造的鬼域空間裡。

2006-06-10

甚麼是個性?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們習慣將人分級分等,這是自古已有的事。分彼此分你我,愛有等級之分,是中國人儒家思想。這等級彼此之別,由人們身上的特性來決定。人共同擁有的特性稱為共性,個人獨有的特性稱為個性。
在某程度上,分類可算是對人當作物件看待,因為需要客觀地觀察區分物件之間的相異之處。一般來說,先識別後分類,故先看到獨特之處(個性)後看到相共之處(共性)。成年人認知模型相當固定,往往先有抽象的分類概念,才去識別個體的特性。最簡單認識個性的方法會是,削減所有共性,剩餘的便是個性。事實上,識別個性必須基於人與人之間作出比較,可以說無比較便難以顯出特性。
人的特性是可以傳遞的,或稱分享。當人們的共處時間愈多關係愈密切,生活習慣、處事態度、價值觀念愈會相像。家庭會是個好例子。由此推之,一群人一起生活造成的特性融合,往往將個性轉化為共性。故此,共性與特性往往是相對的,視乎你如何去標籤。

對於美國人來說,香港人、台灣人及大陸人看不到分別,因為他只憑「黃皮膚、黑眼睛」的東方面孔來作區分,操廣東話、閔南話或普通話並無分別。為了容易被美國乃至世界各地的人,從中國人當中分辨出香港人,那就要凸顯香港人的「個性」。此時這「個性」意味著香港人的「共性」。若果要從一群香港人中分別你出來,那麼,你便要提出你與別不同之處。最容易告訴你之所以為你,便是外表形貌。不過,單憑外表形貌還是不足夠的,需要更本質更深入的東西,那便是個人本色--只有你才有的東西,不能被削減不能奪去的本質。
人們口中的個性,主要指自我(Self)。不過,性格受外在環境、文化社會等因素影響,包含共通的及專屬的部分。我們日常生活表現的是性格中為人接受的部分(Outer Self),而將真實喜好愛惡埋藏起來,成為內在性格(Inner Self)。愈是介入群體生活,這個Outer Self愈為明顯;當人獨處之時,Inner Self便會流露出來。社會實踐經驗告訴我們,當人表露真正想法或真性情,往往造成衝突,人際關係不和諧,影響生存空間,於是掩藏真性情的內在性格變成在都市人的求生本能。在一個親疏有分別的社會中,混融於人群帶來更多機會和獲得更多資源支持,所以「同聲同氣」很重要,於是Outer Self多數會滲透社會的價值觀、主流文化和生活態度,成為社會的「共性」。
又如太陽星座,對於個性有仔細說法,可算是一種人格分類。將香港700萬人分為12種不同的個性,即是說約有58萬人共有一種特性。從這個角度看,太陽星座描述的是一群人的共性。

2006-06-05

邊緣化 vs 去中心化

邊緣化,是香港時下流行的詞語。我當初不太明白甚麼是「邊緣化」,後來發覺是個政治術語。我本來不喜歡政治。不過,邊緣化的確又是如此普遍地出現於大眾傳媒,也不得不理會。先聽時評人怎樣說香港「邊緣化」:

「說人"邊緣化",自己所站立場一定是"中央"或"中心",沒有"中心",何來"邊緣"?但說實話,不管港府如何說自己是"亞洲國際城市",恐怕沒有多少香港人會真正把香港當成亞洲或中國的"中心"」(引自BBC中文網的文章

若果認同此觀點,根本無邊緣化這回事。然而講到權力,就是另一回事。一群人中行使權力必會有中心(或領導)。既有中心,自然會有邊限。換言之,不居於中心地位,自然成為邊緣。「邊緣化」即是描述大權旁落,失去勢力,被冷淡對待的過程,就好像一個角色被逼漸漸引退,離開舞台的射燈範圍之外,不再成為觀眾的焦點。我覺得大喊被「邊緣化」的人著實可憐,就像個失寵的孩子那樣撒野;到底是缺乏求生本事,才格外需要照顧。
在自然界中,缺乏生存能力不是被邊緣化那樣簡單,而是被淘汰。獅群中受傷的獅子,往往被排除在獅群活動之外,由得牠自生自滅。
從積極觀點來看,雖身處邊緣,不過面對更廣泛的空間拓展領域,重新定位。在爭逐領導地位失敗的年青雄獅,雖然被趕離獅群,在獨獅群活動圈外圍獨自生活,在嚴峻條件下仍能生存下去的話,會增加其捲土重來爭奪獅群領主地位的實力。

現代哲學思潮講的是「去中心化」,鼓吹多元發展;只認同一個中心權威,只看到自己被「邊緣化」,而不勇闖新天地,無疑是固步自封,不思進取。 那是否說邊緣化能以去中心化來抗衡?我不敢說。事實上,一群人中不可能無中心。若無中心則不能結聚,只會成散沙一盤。所謂「去中心」,是指所有個體都能成為中心,每個人都是領導,做到同心同德,共存共榮。
打個比喻:傳統電筒只有一個燈泡,燈泡壞了電筒便會報銷。新推出的LED電筒,採用9至12個LED燈泡組成,就算其中一個燈泡壞了,也可以繼續使用。不用問當然是LED電筒比傳統電筒耐用。


LED電筒

「去中心」的概念最常見於互聯網,P2P網絡會是一個好例子。P2P網絡共享多媒體內容,直接威脅大企業的利益,可見糾合眾人之力能勝過中央管理的組織。在P2P網絡無所謂中心,亦無所謂「邊緣化」,因為每個個體都是中心。

2006-05-31

無間運算

近日IT雜誌有文章談及「Ubiquitous computing」概念。Ubiquitous computing又稱為ubicomp,由孕育先進科技概念的Xerox PARC研究中心的科學家Mark Weiser,在1991年提倡的電腦操作觀念。Mark Weiser用Ubiquitous(意指無所不在的)一詞,來描述了他對未來科技生活中無所不在計算的理想。或許Ubiquitous這個英字詞較少人懂,故用較顯淺字眼「Pervasive Computing」,有譯作「普及運算」。
Ubiquitous computing會是甚麼東東?
正如其英文名詞所言,這一種無處不在,隨時隨地可用的電腦操作形式。其最大特色是,電腦科技滲透人們生活,融入日常事物當中。技術細節和複雜性(甚至硬件裝置本身)會被隱而不見(Invisible)起來,操作完全是直覺的,人們不會知覺自己在使用電腦。

Mark Weiser把ubicomp跟「虛擬真實(Virtual Reality,VR)」對立起來。VR是投入電腦世界裡,人在其中生活作息,可說是人去遷就電腦。ubicomp存在於實際生活中,電腦為人提供服務,可說是電腦去迎合人。VR需求強大運算能力,而ubicomp講求不同電腦操作平台的整合性。 ubicomp不像64-bit computing、parallel computing那樣的科技創見,而是將滲入人本思想的電腦概念。據Mark Weiser稱,當時受在Xerox PARC工作的社會學家、哲學家、人類學家等學者所啟發的概念。在當年(1991年)來看,這的確是前衛思潮。當年沒有無線網絡技術、GSM手機網絡正在試用階段、PC電腦使用的處理晶片是80486、PDA開山祖師Apple Newton還未問世,RFID未有人想過要商用,基本上沒有技術實現這個宏遠構想。
ubicomp發展至今天,已不是純粹概念那樣簡單,已衍生出具體的應用方案。或許可以這樣說,IT業界的參與者(如軟硬工程師、系統設計者、技術研究員)早年在校園聽聞或研習相關概念,據此作為指導思想,築建未來美好電腦新世界。即如科幻小說的機械人(Robot,或稱機器人),啟發後世發展機器人應用,並衍生出「機器人學」這門綜合科學。在某程度上,ubicomp有著類似意義。
有人問我,ubicomp應如何譯法。雖然ubicomp存在多年,但卻無中譯。中港台三地各有各譯,有時會變得混淆。為慎重起見,我寫IT文章通常會引英文字詞作為對照。ubicomp一詞在香港報刊似乎沒有對應翻譯,有些直用英文名詞,遇到「ubicomp的方案」會寫成「無間方案」或「無縫方案」,驟眼看來,覺得欠準確,但這些譯法又不是沒有根據的。稱之為「無縫」,可能源於流動通訊,因Ubiquity(即Ubiquitous名詞)多用於流動通訊商業(Mobile Commerce)。流動通訊業界重視「無縫連接(Seamless Connection)」技術,會以Ubiquity說明技術達至隨時隨地可用的特性。
將Ubiquitous譯作具香港色彩的「無間」,令我咄咄稱奇。據我所知,「無間」一詞常被人提及,是自香港電影「無間道」上畫之後的事。「無間」解作「無間斷的」。若用以描述電腦不受時地影響,做到「無間斷」操作,亦可算是描述了ubicomp其中一種的特性。
「無間」一詞流傳地區不限於香港,亦包括中國及台灣。我在網上搜尋的資料發現,台灣及香港在2003至2004年學界已提及ubicomp,台灣大學生的研究報告將之稱為「普及運算」,另類解釋為「無間運算」,直認由電影「無間道」引申,其中再細分「時無間」、「空無間」、「罪器無間」、「平等無間」及「生死無間」五種無間。
實質上,「無間」是佛家用語,用來形容靈魂在地獄中無間斷受苦。然而,無細分甚麼「時無間」、「空無間」。因為無間有不論時地、無論身份、連續不斷受罪之意。

2006-05-24

當Notebook電腦遇上電視機

去年寫過有關將電視機當作電腦屏幕的專題,概念不新鮮,做方法也算是過時。幾年前寫這題目還算有新意,現在看來只可算是迎合Microsoft Media Center(MCE)的勢頭。
近月廠商推出HDMI接口的顯示卡,這意味著PC更與AV影音裝置靠攏。PC與AV合流是大勢所趨,問題是哪一方作主導。PC更多支援AV標準,則會是PC會整合AV,保持PC的獨立性。採取一體機的設計,則PC更像家電產品。
我一直認為將PC設計成家電,最大難題是在於散熱。對於Notebook手提電腦,散熱已不是個問題。我認為應該是從Notebook電腦的基礎上設計出新一代PC為本的數碼影音產品。
現今Notebook電腦雖然效能不及PC強大,但用來播放數碼電影會是綽綽有餘。我現在用Notebook手提電腦接駁電視機,播放RMVB、DivX、DVD等電影,發覺效果還算不賴。那麼,為何不用手提電腦當作多媒體播放機使用?
Toshiba手提電腦一早已走多媒體路線,去年微軟在香港宣傳MCE 2005之時,預裝MCE的Toshiba手提電腦亦緊隨推出市場。此Notebook電腦提供主要的AV接口,並配備外置式WinTV電視裝置,湊合成一套MCE電視錄影套裝。
Notebook價錢不菲,一般都要萬元以上,最便宜也要五、六千。跟三、四千元的DVD硬碟機比較,明顯會比下去。況且將Notebook當作多媒體播放機未免大材小用。若果播放數碼電影是Notebook的唯一用途,的確會是浪費。然而,為流動性強的Notebook電腦發掘多一種用途,豈不是更能物盡其用!
其實,Notebook接駁電視機播放影片,對於PC硬件有經驗的人而言,無甚麼特別技巧,只須處理訊號線接駁,及顯視介面作一些設計,跟PC的差不多,談不上有甚麼難度。然而,AV音頻及S端子訊號線接駁不免有點煩。若果能減少接駁訊號線的數目,相信會方便多了。設計一個用於連接電視機及AV裝置的Notebook電腦多媒體底座,又或索性在Notebook電腦設置一個HDMI端子,都會可行的方法。
現今數碼影音產品千奇百怪,外置式硬碟機可以加入AV介面變成多媒體播放機,那麼Notebook,甚至Pocket PC,為何不可如法炮製?
論功能、效用和可擴展性,PC一定比AV產品過之而無不及。要令PC走向大眾影音市場,令不諳PC操作的普羅用家能善用PC的多媒體功能,那就要在使用者介面(GUI)、操作方式等各方面加多一把勁了。

2006-05-06

自我淘汰?缺乏工作興趣

對於電腦維修及DIY砌機,我大概是久病成醫。以前玩電腦好新奇貪新鮮,不斷試用各種軟硬件,日子久了電腦自然變得複雜無比,不免會有奇難雜症。若不是盡量多試多用多閱讀,根本不可能長年寫電腦文章。
每逢到新公司工作,跟同事閒聊時,總是會問他們在家裡使用甚麼電腦。有些人卻興趣缺缺,說多年未升級電腦,家裡仍用Pentium,有些人甚至家裡不用電腦。我是寫電腦技術文章出身的,發現跟自己工作性質一樣的同事對電腦竟如此冷淡,只能感嘆地說:「做o個行厭o個行」。
在這資訊爆炸的年代,電腦科技尤其變得快,勉力跟從潮流會相當辛苦的,除非很有興趣,否則捱不了一年半載。這也難怪雜誌行業的從業員流動性很大。
在一個刊物很少人會做超過兩年,更少人能留在這行業超過10年。從好處看,書刊經常換血,會帶來活力;從壞處看,刊物風格不統一,內容水準難以維持。事關電腦文章講的是內容的深度及廣度。
寫手(或記者)作為內容提供者往往是文章意念構思者,所有圖片、排版美工都是基於文章構思而來的,故此圖文配合方可稱為合格文章,而文章愈是精粹(深度)內容多樣化(廣度),則愈有啟發性,理應容易包裝。文章的深度與廣度如何得來?離不開閱歷、知識、思維及寫作技巧,最重要的是寫作的熱情。
對於電腦寫手的質素,我會強調寫作熱情,而不是知識技巧,皆因知識技巧可以慢慢累積,基礎一經建立不易推倒。至於寫作熱情隨時間流逝只會不斷褪減,很難再捨興趣。到了意興闌珊之時,意味著編採工作劃上句號。
老實說,一般人只要肯學肯寫,不難寫出好文章,但要續持下去,而且保持一定水準,則志趣至為重要。所謂志趣,可有短線與長線之別。短線的志趣指把寫作當是干名逐利的工具,力求自我表現;長線的志趣指寫作視為一生志業而言,認識到自己所做的事對於別人及社會的影響。
談到一生志業這樣嚴肅的問題,會令人害怕,甚至想逃避。然而,我可以告訴你,無論從事那種行業,當做了三數年後必須面對。況且工作日子愈久愈深陷其中,必會牽扯到長遠的人生目標。這可算是一個關口,或轉捩點。
試想想,花了幾年時間在一件工作及一種職業,可會貿然放棄所積聚的經驗和資歷嗎?這種顧慮令人安於自己的崗位,不過這想法未免欠積極,令人平添不少煩惱。撫心自問,如果真正喜愛寫作,那就不必計較名利,因過程本身便是享樂。這想法很多年前已有聽聞,但到近年重拾電腦雜誌的工作,始能領會箇中道理。

壞「腦」的感想

這天(5/5)早起,打開電腦LCD屏幕漆黑一片,鍵盤/滑鼠全無反應,這種現象告訴我:「電腦壞了」。迫於無奈,顯示卡、處理器、記憶體、主機板等逐個配件測試,就好像捉躲在電腦機箱裡的老鼠。白忙了一個上午,終於令電腦起死回生。半天假期如此虛度,真是無話可說。
以前編撰過的電腦修理DIY之類文章已記不清有多少篇,建立了的知識基礎及電腦檢查方法,著實幫了不少忙。其實,我所遇到的電腦故障絕非一般的硬件問題,皆因早前貪便宜之故,使用質素無保證的硬件,才會出現異常狀況。
作為電腦愛好者的我,以前會認為電腦故障是個鍛鍊機會,可增進自己對電腦的認知,況且修好電腦亦會帶來成功感。隨著年歲增長,現在的我已由電腦玩家變成電腦用家,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去學習電腦。這種轉變不單只發生在我身上,相信也是大勢所趨。
電腦設計愈來愈先進,操作也愈來愈簡便。人們不必費心了解電腦原理,也不必學習深入的電腦知識,也可以利用電腦做許多事情。由於電腦變得簡易,大眾對於電腦的興趣已由技術轉移至應用。
DIY硬件是電腦雜誌主要的題材,在香港有其不利因素。香港市場小,產品種類不及台灣的多,產品設計不及歐美的創新。香港的電腦展有如特賣場,不像德國Cebit、台灣電腦展、美國CES那樣會有創新產品發布。儘管如此,人們始終要買電腦產品,故價格表、腦場行情及硬件測試一直受重視。近年DIY砌機的風氣不及以前那樣盛行,大眾追捧數碼產品,故此,電腦雜誌論述基礎電腦技術買少見少,用大量篇幅刊載數碼相機、網絡裝置、AV影音等產品介紹和評析。
至於軟件方面,應用軟件Step by Step教學有一定吸引力,近年軟件操作更為簡易,這類文章的賣點便告削弱。另外,香港、台灣等地的電腦雜誌推出電腦秘技文章,即如硬件超頻、軟件破解等都是熱門題目。玩家型讀者會是這類文章的捧場客。隨著互聯網盛行,真正懂得玩電腦的人會在網上分享這方面的資訊,並不一定要倚靠電腦雜誌。

另一方面,寫電腦書的人往往在網上搜集資訊,若果筆者與讀者知識水平和識見相近,那不如直接看原資料好了。雖然如此,這裡存在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問題。上網找尋資料需花時間和精力,而且資料沒有經過濾和確認,則容易會被誤導。誠信,正如商譽一樣,是傳媒重要的資產。這種無形資產需經長時間建立,破壞卻在旦夕之間。
雜誌作為一種傳媒,並不害怕讀者口味改變。總之,有被追捧的事物,人們有閱讀的興趣便會有銷路。這種投其所好的做法,不純是為了讀者的需要,也會跟商業廣告有關。事實上,雜誌傳媒可視作一門生意。如傳媒僅是一門生意,無疑對其意義和作用的貶抑。
如前所述,電腦愈來愈容易用,這意味著電腦普及化,勢必介入生活各個層面,不過人們反而對於電腦知識愈來愈無知。這就如人們每天都看電視,卻不知電視機原理及構成。這實在無可厚非,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想成為電腦製造者,或者軟件編程員。但是,對於有志於IT行業發展的人來說,電腦雜誌提供的技術資訊,有助於培養興趣,提供廣泛的電腦知識基礎。據所我知,香港年長一輩的IT人都是電腦雜誌擁躉。

電腦逐步演變家庭電器這個趨勢,不是Microsoft、Intel等廠商能夠一手創造出來,其實全球人類都有這個需求,支持硬件廠商、軟件公司提供,去研發相關的電腦產品。 我並不是未來科技趨勢分析家,只要對IT行業各種商業合作、軟硬件設計等觀察了一段日子,並綜合一些具影響力的業界人仕的觀點,總結出來的想法。

2006-04-17

也談村上春樹

早陣子跟朋友談及村上春樹,過了幾個月便有朋友向我推薦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近來我對村上春樹興趣缺缺,不過倒是個值得追捧的作家。早幾年在網絡多人談論村上春樹,於是看了台灣賴明珠翻譯的《挪威的森林》,覺得相當不俗,於是追看他的其他小說,包括《聽風的歌》、《舞‧舞‧舞》等。兩三年後因發書荒,四處找書看,便看了《尋羊冒險記》。有一次在書展買了《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目前只有此書是買回來的,其他的是從圖書館借閱或在網上下載。

村上春樹的文學成就
當初村上的作品對我很有感染力,愈看愈覺得不是味兒。可歸納為「風格獨特,內容空洞」。作為通俗暢銷小說,可說是出類拔粹,這未免貶多於褒。村上在日本文學界薄有名聲,歷年來獲得一些文學獎,如33歲發表的《尋羊冒險記》獲「野間宏文藝新人獎」、36歲出版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獲「谷崎潤一郎獎」。2002年在日本出版的《海邊的卡夫卡》,獲得第六屆《卡夫卡文學獎》,贏得10,000美元獎金。他的作品多刊於文藝雜誌書刊,不限於小說,也寫過報導真理教在東京地鐵放沙林毒氣的《地下鐵事件》(1997年出版),跟攝影師合作寫影像文字記錄《波畫波語》(1984年出版),以及一些文化觀察及評論。
雖然如此,但我對他的作品內容印象模糊,想了許久,記起在他的小說有一個叫「阿綠」的女主角(出自《挪威的森林》)、《尋羊冒險記》中談及鯨魚的陰莖、《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中討論舒適沙發的重要性,以及用數學家解開儲存在自己腦袋的資料的過程,使我聯想起電影「非常任務(Johnny Mnemonic)」)的點子。

村上春樹小說形成文化氛圍
大體上,村上春樹的作品是以傷悲失落的基調上講述青春歲月的回憶,文字彌漫著苦悶與迷罔的色彩,甚至帶有死亡的氣氛。據一些評論者說,村上每多有精確描述,多用準確數字來表達距離、數目、大小。就我所見,村上比其他作家更注重細節,但又不至於到繁瑣的地步。最令我有印象的是,村上作品每多數有露骨的情愛描寫,當然不及《失樂園》的渡邊淳一寫得那樣像色情小說。但他寫來就像在街舖吃碗雲吞麵那樣輕鬆自然。對於中國文藝愛好者來說,可能會看到面紅耳赤。
當初我以為日本人對於性觀念比較開放,但看了一些日本女作家的作品,發覺可能是村上只是呈現日本細緻描述的文風。村上是個正常男人,自然會對性較為關心。這或許反襯出中國人作風保守,思想偏狹。即如我自己,或許因為「文以載道」這四個字,才會覺得村上作品空洞。如撇開社會功能的觀點,村上小說形成的氛圍及獨特觀念的確反映城市人的心聲,具有一定吸引力。難怪村上春樹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被人研究,在80年代的台灣村上春樹形成一種風氣,甚至將村上春樹變成形容詞。(香港有網上文章談及村上春樹小說的性愛內容。)
村上春樹在香港絕對不能成為主流文化,至少有過去未曾形成過。如要我猜想,我大概會說村上講求的生活態度及文化品味,不合大多數香港人口胃。香港這個商業社會,一向不流行精緻文化,優閒生活;在宣揚物慾的社會風流之下,即如村上春樹這樣優皮的作家也難得認同,更遑論嚴肅的文藝作家。

從疏離感看村上小說
對於村上小說,我想一般香港人最容易感受的大概是的疏離感,這種疏離感並非自我封閉那種,而是委婉的反叛,簡單來說,便是消極的憤世嫉俗,借助回憶及身邊瑣事抒發對於世俗不滿的心情。那就像一個滿懷大志的年輕人,人到中年一事無成,發覺已沒法再有一番作為,於是只好緬懷青春歲月,在心結始終不能解,化作令人窒息的失落感,以至彌漫死亡氣息。我覺得他小說描述的是理想幻滅之後的自我沉淪,小說不叫人珍惜所有,而是自傷自憐。所以村上小說看多了,會令人心情失落。至少《挪威的森林》所描述的畸戀便是如此。

2006-04-15

地圖思維 開闊視野

地圖有甚麼用?相信小學生也懂得回答。當你要去一個陌生地方,必須倚靠地圖引路。尤其要在外國穿州過省,沒有地圖在手,很容易會迷路。香港是個小地方,人口眾多,商店密集,區內生活可自給自足,較少機會涉足其他地區。香港人一般對自己社區比較冷漠欠歸屬感,或許跟活動範圍太過狹窄有關。這由缺乏生活相關的地理資訊可反映這個問題。

圈地自足 局限視野
有些人可能只會在指定幾個區工作和遊樂,除非工作所需(例如速遞員、職業司機),很少人會港九新界四處遊。故此香港島居住的人熟悉新界九龍的地區事物,也不足為奇。
試問問自己,能說出居住及工作地區的主要街道及大廈名稱嗎?郵局、警局、泳池、圖書館、公園等設施在區內哪裡?看似平常問題,認真回答起來並不容易。談到香港人對社區不熟悉,令我記起一件事。有一天傍晚時份在中環工作,在閣麟街的茶餐廳打電話,邀約在匯豐總行附近上班的舊同事一起吃晚飯。我講出我身處的街名,舊同事說不知道在哪裡,只好在電話教他如何走法。我初說由中環街市上閣麟街,舊同事說沒有印象;提到中環中心,他說有點印象。我說沿皇后大道中走,他似乎不太明白;於是我只好說沿著電車路走,他有點會意。其後,在他熟悉的港式餐廳等他。跟他碰面時,他解釋說平日不會到這裡附近吃飯,所以不懂得來。
平日上班下班都只走一條路,完全不去探知週遭地區的環境,這並不是我這位舊同事獨有的習性。我有位同事有類似情況。我公司在柴灣,有一次閒聊時提及柴灣公園。問他在哪裡,他說記不起。我嘗試喚起他的記憶,說附近有室內運動場,似沒有幫助。這位同事在柴灣上班已有好幾年光景,除了工作地點附近幾條街,似乎其他地方甚少涉足,或許不想過往老遠的漁灣邨遊覽柴灣公園!

地圖告訴你甚麼?
我覺得人們思考較少會有地理位置的概念,或許日常生活中用不到地圖,故此缺少局部與整體的關係認知,正如諺語所言:「只見樹木,不見樹林」。從地圖中不單只可以看到自己的位置,亦看到跟其他地區的關係。我認為地圖能給人宏觀視野,從地理了解自己的地位。例如說,香港是泛珠三角商業物流的樞紐,打開廣東省地圖一看,便知為何香港重要。
事實上,地圖是策略布署的重要工具,古時行軍打仗,地圖必不可缺,因為掌握地理形勢,肯定能得地利。現今商策除了地理因素之外,更應重視地理相關的資訊,比如人口分布,城市規劃等決定公司的長遠發展。

遊歷地圖 記錄行歷
對於個人來說,地圖是足跡印記的記錄。人們前往各地旅遊,都會拍照留念。透過地圖組織起來,可反映個人遊踪,與各地景點的比較,積累的相片記錄更可反映今昔的山川地貌轉變。我甚至覺得地圖可以視作一種索引(Index),反映人的行歷和成長歷程,從而探討人與地之間的關係。當我打開地圖時,看到還有許多未去過的地方。心想,生活就在工作地點與家之間的不停穿梭往返,是否錯過了世界許多精彩風光?有多少生活的情趣沒有被發掘出來?
地圖上一個地名一塊顏色能喚起我的一些回憶,無論這些回憶是傷感的還是快樂的,都證明我有為擴展自己生活版圖而作出努力,締造豐盛人生。這張地圖遠比黃金還要貴重。

網上起革命:電子地圖

這裡主要是為我在雜誌出版有關電子地圖的文章作出一點補充,因為雜誌規限太多,沒有足夠時間和空間讓我完整反映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我在雜誌文章講電子地圖的商機和應用,未免失諸於偏面。我認為在文化、社會、生活上均有重大意義。

台灣電子地圖發展比中港好
Google Maps推出以後,網上地圖變得愈來愈普遍。在華人的互聯網世界中,有些入門網站已設有網上地圖服務。一般用途的繼有Sogou搜狗地圖圖行天下,特定用途的有搜狐大學地圖。台灣的網上地圖要比較大陸發展成熟,由友邁科技蕃薯藤網上地圖服務,做得很不俗。值得一提的是Urmap,仿效Google Maps公開API供網民編撰台灣地圖網頁。台灣似乎很早便發掘電子地圖的用處,如台灣電子圖服務網,將地圖作為表達各種資訊的方式,並提供收費的加值功能。此入門網站顯然懂得利用地圖資訊來賺錢。
至於香港方面,早在1999年已有中原地圖網頁,免費供網民查詢香港街道位置,其後有黃頁地圖提供生活資訊。我問過主要的電子地圖提供者(地政總署),表示現時沒有提供類似Google Maps網上服務,但會作出這方面的考慮。據我所知,在這幾年並無嶄新的電子地圖應用,大體參考外國做法和設計,再推出服務和產品。

電子地圖作為一種網頁操作方式
自Google Maps開放API後,開始滲入Blog社群,隱然成為一種Blog的表達形式。香港有Blog友編寫Blog地圖,但僅屬嘗試性質,未成氣候。反而,大陸Blog界似乎受落Blog地圖,其中以博客地圖網站最出名。此網站讓Blog友在中國地圖標示自己來自哪個城市,作為介紹自己的Blog網頁。後來,發現香港Blog網站也有這個做法,網站首頁放了一張標示地鐵站的香港地圖。我覺得似Site Map多過是電子地圖。
Site Map早十年前,互聯網流行之初,已被廣泛使用,將之設計成地圖模樣,並不等於是電子地圖。現今所見的電子地圖(指Google Map)是種互動式的圖像操作,即地圖可以放大縮小,顯示及連結各種地理相關資訊(如地名、路線等)。我覺得這不僅是表達形式,亦提供了一種操作方式。

地圖讓互聯網接近現實生活
地圖資訊將互聯網跟現實生活連繫起來。舉大陸的博客地圖為例,它告訴你Blog友來自不同城市,令人感覺到這些Blog友寫的文章會更具本地色彩。事實上,Blog文是反映身邊週遭所發生的事情,而藉著地圖形象化地告訴讀者發生的地點,相信會讓讀者知覺地域的差異性。
此外,在互聯網發言的人的身份難以確認,標示其地理位置雖然不能驗證身份,將資訊共享基礎放在地圖之上,讓人有地緣關係,相信會增加網上社群的凝聚力。中國人重同鄉情誼,會關心自己成長或居住過的地方發生的事情。寫在地圖上的Blog文,會否因為地理上的親切感而增加可讀性?相信會值得探討。

電子地圖加強互聯網本地化
互聯網一向強調跨地域跨文化,有人以「地球村」去看待互聯網。在某程度上,互聯網自成一種有別於主流傳統的新興文化,衍生各種新興事物,如網絡文字、Blog傳播模式、P2P共享資源等,都是前所未有的概念。然而,在這個基調上發展地域性特色。例如P2P網絡,在歐洲流行eDonkey,在香港流行WinMX、BitTorrent等。這些P2P網絡之所以在當地流行,都有其本地因素及使用者偏好。
事實上,互聯網並無打破文化隔膜,因為有語言障礙,即使同樣使用中文,都各自組成本地的網上社群分享資訊。電子地圖應該會加強互聯網本地化的趨勢。

2006-04-05

長用長有手搖電筒

在灣仔298電腦商場找到手搖電筒。據說這種LED燈膽電筒只要搖一分鐘便可照明30分鐘,另有一款更備有插頭供手機供電之用。不少大陸廠商生產這類手動發電裝置,想不到香港竟會有得賣。這種電筒最大好處,與其說是環保,不如說可無限量使用。
參考廠商提供的資料得知,手搖電筒內置充電鎳氫電池,手搖一分鐘(相當於每分鐘轉120次),將動能轉化為電能儲存起來,即可持續使用。關於手搖發電的原理,中學科學課已有教授,並非甚麼先進科技。話雖如此,箇中亦要有技術。據悉,此種產品採用交流電機發電系統,比起採用直流電的傳統電筒的發電效率高出3至5倍。
手搖發電產品已發展多年,據我所知,二次大戰時有一種軍用無線電通訊機,人手搖動才能通話,後來發展成手搖發電機。將手搖發電應用於日常生活,近年才有所聽聞。除了前文提及的手搖電筒之外,還有手搖收音機。不說你不知,其實電腦也可以手動發電。2005年,麻省理工計劃研發一種供發展中國家的兒童使用的手搖發電的手提電腦(Notebook PC),售價為100美元(780港元)。
當初聽聞此消息,心裡便覺得有點多餘。發展中國家人民多數貧窮,又如何負擔得起。後來知道此電腦由政府大批購入再分配給學校,就覺得有點意思。
最近Bill Gates在「微軟政府領導人論壇」上譏諷100美元的手搖發電手提電腦,認為功能簡陋,不切實際。為何Bill叔叔要舊事重提?皆因微軟最近在德國舉行的Cebit 2006推出代號為Origami的UMPC(Ultra-mobile PC)。UMPC操作時間只得2.5小時而售價高昂,被Gartner指未夠成熟。另外,UMPC市場定位欠清晰,亦不利跟PDA、手提電腦等已發展多年的電腦產品競爭。

2006-04-04

無可奈何工作狂

香港人自詡勤力,每天工作忙過不停,可謂「得閒死,唔得閒病」。有沒有想過每天上班至深夜,其實跟酗酒、嗜賭一樣,是種病態行為。即使不必專家,也知道長期超時工作肯定會對身體不好,跟家人關係疏離。儘管如此,仍有人卻樂此不疲,而這些人統稱為「工作狂(Workaholic)」。美國有一個名為Workaholics Anonymous的組織,專門幫助「工作狂」戒掉工作癮,令其生活變得健康快樂。
或問,怎樣才算是工作狂?各地有不同標準,通常用工作時間計算,例如美國每週工作超過40小時便算工作狂,相對於台灣人平均每週工作53.4小時、香港人每週工作52小時來說(詳見此網頁),似乎小兒科。不過,美國人通常一星期工作5天,而台灣、香港習慣一星期工作6天。若果每天平均工作時間為8小時(不包括午飯、小息、交通時間等),朝九晚六會較為合理,一般香港人通常會等到晚上7、8時才放工,還有些人會把工作帶回家裡做,算起來一天工作時間可達10至11小時。對於美國人來說,香港及台灣的打工仔全部都是工作狂。 中國人真的是天生勤力嗎?這不好說。不如問:勤力對自己會有好處嗎?
實質上,工作狂不能單以工時來計算。Workaholics Anonymous定下的一些問題以介定怎樣才算工作狂。在這20條問題,只有3條以上答是的話,可算是工作狂。
值得一提的是,中文無「工作狂」這個字詞,也就是說中國人無工作成癮的概念。可能因為中國認為勤力是美德,卻只重視勤力帶來成果,而忽略了過度勤力的惡果。
長期超時工作對於創意工作者,肯定會帶來負面影響。除了工作壓力大,心理疲倦不易回復等因素之外,被困於工作間會囿限人的生活圈子,減少跟朋友交往的機會(中國老闆不鼓勵員工交談,認為會令員工不專心),無時間了解社會動態,視野變得狹窄,會令創作靈感枯歇。
創意不是工廠串膠花,或者農場母雞生蛋那樣的流水作業。若果無生活體驗,不能消化所汲收的知識和資訊,一味埋頭苦幹,肯定事倍工半。

古惑舊衣物回收鐵籠

小西灣的橫街放置了這樣一個舊衣物回收鐵籠,收集無用的舊衣綿被供有需要的人使用,似乎是好事。細心一看,發現這個鐵籠沒有注明團體機構,未免心裡產生疑問。這些舊衣物會否有人來收,又會如何處理?
在好奇心驅使下,在網上尋找有關資訊(詳見此網頁),發現原來舊衣物也可以用來圖利,而鐵籠設置在街道一旁亦衍生出許多問題,如阻塞行人通道、影響駕車人士視線、堆積垃圾等。如果有心的話,自己拿舊衣物到政府認可的慈善機構,相信會較妥當。

2006-04-03

買紙包奶送牛奶杯

這是大陸超級市場出售的伊利品牌牛奶產品,售價為13.2元。
伊利是大陸奶品市場主要品牌之一,跟蒙牛、光明等品牌競爭。雖說是大品牌,但未必有品質保證。
大陸的奶品市場競爭極大,但政府欠品質監管。2005年這些品牌出現過期奶、保質期內變質等問題,引起消費者投訴及賠償醜聞。05年10月大陸政府開始整頓內地奶品業,要求生產企業必須在包裝上標注「復原乳」字樣及其含量。這些廠商不能像以前那樣以「鮮奶」,於是大打價格戰、廣告戰,甚至送贈品。
伊利雖然在大陸市場佔第一位,營業額達87.3億元,而佔第二位的蒙牛(營業額72.1億)廣告聲勢比前者強,兼且04年在港上市,有後來居上之勢。

2006-03-18

香港水族廣場

近日香港電視台播出廣州市「動漫星城」的廣告。「動漫星城」是個以動畫及漫畫為主題的大型商場,號稱為「集產品展示、發布、宣傳、體驗、互動、娛樂、銷售、購物於一體的動漫產業平台」。近月在電視上也看過有關主題商場的介紹,講到好像要將商場當作主題公園(Theme Park)那樣搞,大概是在商場中加入娛樂元素,似乎有助增加人流云云。
記得以前上地理課時,提及過一個城鎮的發展到某個程度,往往會出現「功能小區」,即是同類及相關性質的商店及公司會聚在一起,例如灣仔近天馬艦以前酒吧林立,因訪港外國船艦水手會多在這區消遣。時代變遷,灣仔現已變成高級商業大廈集中地,以前蘇豪色彩已減了不少,反而鄰近的駱克道、謝斐道及盧押道酒吧食肆鱗次櫛比。
香港的地區分工現象多不勝數,比如上環專售古玩文物的「摩囉街」,旺角專賣水族用品的「金魚街」,做是做到成行成市。至於商場也有這種發展趨勢。在這方面,自然要數到深水(土步)「高登電腦商場」及「旺角電腦城」,這都是專賣電腦及數碼產品的商場。其他都是較少規模的,也不算出名。
近半年在(魚則)魚涌新建的「香港水族廣場」會是較矚目的商場。這個地庫商場佔地不大,以前主要是百貨零售、街市乾貨、酒樓餐廳為主,後來改變為主題商場,主要店舖是販賣水族器材的專門店,原本的百貨零售店及快餐店卻仍然保留。若論規模,「香港水族廣場」當然不能跟廣州的「動漫星城」相提並論。不過,亦不失為消閒好去處。

想看更多香港水族廣場的相片,請瀏覽此網頁

2006-03-02

位於高樓的顯示屏幕

大廈壁牆的大型顯示屏幕無處不在,不僅在銅鑼灣、旺角等鬧市街頭會看見,在中環抬頭遠望竟然會看到AIG大廈高處外牆顯示「AIG」字樣的屏幕。
匆匆忙忙在街道上行走的人,有誰會留意這個位於大廈高層牆外的大型屏幕?
大廈設計者的心思,你會有閒情去發現嗎?

2006-02-28

長頭髮的Mini Cooper

在九龍塘又一城商場展出多部名車Mini Cooper。不同於一般汽車展覽,這些車都戴上了假髮。據我所知,Mini Cooper是歐洲車,以小巧見稱。歐洲有些城市街道窄小,適合這類車仔行駛。近年有套電影名叫「盜網天羅(Italian Job)」,有大量Mini Cooper飛車鏡頭。
我看過不少Mini Cooper在香港車道行駛,似乎跟一般日本車那樣大。或許,香港人不喜歡細車仔。

機械人的聯想

這個機械人模樣的東西,在杏花邨的巴士總站看到,不知有甚麼用途。機械人(或稱機器人)這個名字或有誤導成份,此字詞應源於英文字詞Robot。據我所知,Robot並非英文,而是捷克語,解作奴僕或工作,並非專指人形機器。
由機械人概念始於小說,後來衍生機械人學。這是門跨科際的綜合科學,應用範圍廣泛。由火星探測、拆彈、汽車製造、玩具等都會用到機械人。
不知有否發覺,愈有用的機械人,愈不像人形。據專家的說法,人體的身體構造並不合於機械工程學設計原則,即使簡單的人類動作(如行路)亦難模仿。
然而,人卻喜歡設計將人形機械人,看似相當有創意,其實充滿私心。從Robot一字便知,是將機械人用作奴僕,取代人去勞動。這亦無可厚非,事實上機械根本就是一種工具。可是把機械人設計為人的模樣,不免會把它當作真人看待。這使我聯想到傳統封建思想,把奴僕不當作人看待,引起潛藏於人心的劣根性。機械人愈像人,愈容易令人發生感情,若不是陷於自戀,亦不能算是正常感情。若然發展至極端,會影響人生觀。
不少電影和小說講述人與機械人的感情關係,無非是種擬人化,有其象徵意義。把人當作物,或把物當作人,無非是人的感情作用。

2006-02-25

坐定定,等理髮

近月在太古吉之島開了一間理髮店,似是連鎖店式經營,在旺角油麻地亦設有分店。這個名為QB House的理髮店,據聞是來自日本,特點是夠快,10分鐘搞掂,價格不錯貴,HK$50有交易。不過沒有髮型設計,也沒有洗頭服務。
香港的舊區橫街巷尾仍找到街坊理髮舖:擺設一兩個理髮座位,便可以開檔,有些會用木板擋風。這些街坊理髮舖現在買少見少,大概是退休阿伯開檔來打發日子。
以前這類理髮街舖,比較大眾化,有些父母會帶子女來理髮,故此檔主會擺放許多漫畫書來吸引小孩子,其中包括《十三點》、《小流氓》、《財叔》、《老夫子》、《小魔神》等,這些漫畫可算是早幾代香港人的集體記憶。
現在的髮廊也會供應書刊雜誌給顧客在等候理髮時消磨時間,不過大多數是便利、壹週、Milk之類的八卦潮流雜誌,大人看了尚且擔心會學壞,那怎可給孩子看。究竟現在又會有什麼玩意能令小孩子坐定定等理髮?

2006-02-22

現在是轉工時機嗎?

銅鑼灣世界貿易中心面外,擺放這樣一個求職廣告牌,其實並不是甚麼奇事,近月Jobsdb.comClassified Post等求職網站(或書刊)紛紛在巴士、電視等大賣廣告,似乎人力市場很旺。據聞,未來一年香港經濟放緩,財爺唐英年預測今年香港經濟放緩,大機構(如匯豐、IMF等)估計今年經濟約有4-5.5%的增長。據一間人力資源諮詢公司預計,今年工資增長可達3.5%。如果今年通漲為1.5%的話,扣取人工加幅,企業無多大盈利增長。
賺錢企業尚可跟員工分享利潤,那麼,賺不到錢的公司又會有加人工的能力嗎?
香港打工仔的忠誠度在亞洲城市出了名的低,見別人加人工,自己無得加,很自然會心思思想轉工。若果社會轉工成潮,或多或少會拖慢企業發展速度,增加人力成本,企業為了保持盈利,會想方設法精簡人手。對於企業管理人來說,員工的工資與生產力不成正比,往往是出現冗員的訊號,應該要解決,不宜姑息。總之,對於練精學懶的人來說,轉工未必是機會,或會是惡運的開始。
社會風氣尚物質主義,公司鼓勵員工有鬥心,其實是用石頭撼自己的腳,因為會造成人心不安定,工作壓力大,同事相處充滿矛盾,只顧自身利益,不顧整體存亡,於是工作環境污煙瘴氣,人們怎會做得開心。因此,亦產生不少社會問題(如離婚率增加、問題青年等)。經濟好時已形成隱憂,當經濟差時各種問題便會暴露出來。

2006-02-18

鎖匠訓練班

在油麻地看到這個招牌,使我想到鎖匠會否像水喉匠、通渠匠那樣需要考取專業資格。其實這樣的專業人仕會否有利於移民外國?
開鎖配匙也是一技之長,應該不愁無工做。

玩具交易所

香港似乎開始流行主題商場,在旺角兆萬中心二樓有幾間玩具店,包裝為「玩具交易所」。其中有一間在店前的廚窗,擺放了二百多個大大小小的玩具公仔,吸引遊人駐足觀看。這些公仔主要是日本、美國漫畫人物,如頭文字D、高達、星戰......,差不多想到的都有。
另外,有些玩具店出售電動公仔擺設,如圖中隨音樂搖動的狗狗手機座,相當鬼馬。

UML Hobby玩具模型店

站在旺角街頭會看到不少巨大廣告牌,其中以這個玩具店的招牌引起我的好奇心,何謂「全香港最大模型」?於是進店一看。
原來是佔有兩層的樓上店。進入一樓,首看到店員正在示範玩具機械龍。此龍有點眼熟,似乎是在2月於紐約舉辦的美國玩具展的新聞相中出現過。一樓舖面其實面積不大,擺放的商品大概是各式Action Figure。從後樓梯走上二樓,此層面積比下層稍大,堆滿飛機、汽車等模型,亦有擺放二次世界大戰為主題的Active Figure。

2006-02-17

奇怪的火鍋店名字

灣仔有不少食店,名字千奇百怪,像這間火鍋店的名字,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是廣府話用語,一般情況下不會用於書面語。至於「煱」應指火鍋,廣東人稱為「打邊爐」,一般會用這個「鍋」字,也有作「火窩」,應該是誤寫。因「窩」字解作鳥獸巢穴(如鳥窩),引申為凹陷的地方(如酒窩)。

港島哥爾夫球場


在鬧市中興建哥爾夫球場,日本才會見到的事。原來香港有也這樣的設備。這所位於西灣河的港島哥爾夫球場,已開設了一段時間,一直沒有時間去玩,不知會否有興趣。
鄰近鯉景灣的海邊有稱為「蘇豪東」的食肆聚集地,包括意大利菜、小菜館、泰國菜等,還有酒吧。
幾年前,附近開設了釣蝦場,不久便告倒閉。據聞,室內釣蝦是由台灣引入。現在香港還有這種釣蝦場。

2006-02-15

懂得做生意

經過新浦崗,看到有一條街開了麻將舖,對面又開了間「當舖」。
賭仔打完麻將輸乾輸凈,便到對面當舖典財物,再去賭過。簡直是一條龍服務。

垂手可得


這是地鐵的燈箱廣告,其中有「垂手可得」一語。查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網頁,收錄這個四字詞,解作「容易到手、獲得」。這切合此廣告意思。依傳統說法,應作「唾手可得」,據以上網頁說明,這是個有出處的用語,引用的是《三國演義》及《文明小史》,比喻容易得到。
從字面解,垂手有不勞而獲的意味,而唾手指往手上吐唾沫,即是做準備行動的工夫,有駕輕就熟的意味。雖說行事必成,但始終要付出努力。
人們投資理財是希望「垂手可得」,不勞而獲。這是投資應持有的態度嗎? 這跟中國人「力不到不為財」的想法有所抵觸。
另一方面,若然「垂手可得」廣被接受的話,說明中國文字並非一成不變,會隨人們生活而改變。
補充:「垂手」並非單純是動作,亦顯示謙卑的樣子。古時,有尊長在場,弟子侍候在旁,通常會採取垂手側立姿勢,以表恭敬。

2006-02-11

太古城賀歲雜技

農曆新年期間,太古城有雜技表演。
每天有三段表演,時間約半小時,表演項目各有不同。表演前一個小時已有人霸位,表演時估計有二、三百個人駐足觀看。我看了兩場,覺得相當不俗,稍嫌短了一點。

巴士站廣告

許久沒有看過巴士站掛上廣告招牌了。
這個廣告會否擺錯地方?
搭巴士跟喉糖有甚麼關係?
有時賣廣告都幾麻木,不理配合與否,只要多人看就好了。

2006-02-10

iPod小喇叭

稱這東西為小喇叭,其實不很恰當,因為它相當迷你Hi-Fi,中間擺放iPod。在旺電有售,不知音量效果如何。聽聞此喇叭兩粒2A電,可播24小時音樂,不過售價為HK$1,600,未免有點兒貴。

平到甩乜?

途經北角,看到有間鞋店竟掛出這個告示。
寫不到的字用圖畫代替,都總好過寫白字。

2006-02-09

KFC數獨機

早陣子,在KFC快餐店送「數獨機」,一個在網上流行的智力遊戲,竟也會發展為遊戲裝置,也真意想不到。今天,發現有人在Yahoo!拍賣網拍賣KFC數獨機,底價30元,叫價34元。似乎真的有人會對此有興趣。

有關數獨遊戲的起源及玩法,可參考此連結

2006-02-05

巴士通知器

1月份去美國Floria州出差,在Orlando機場買了巴士套票。在等候駛前往酒店的汽車時,那個巴士職員給了我們這樣的一個圓餅裝置,我們便走回室內坐在沙發等候。我問這是甚麼東西?有同伴解釋道:這個無線電通知器,有巴士來之時,便會響起來。不久,巴士來到,那巴士職員便拍打落地玻璃,知會我們上車。那東西始終未響過,便送還給巴士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