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31

徒弟師父冇有計

這晚下班回家時看電視,才知道新一輯「仁心仁術(ER)」在今晚(星期三)9:35pm播放。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ER是我喜愛的電視劇,一定要追看。憂的是播放時間太早,難免跟家人爭電視看。
幸好電腦安裝了TV卡,現正好派得上用場。用電腦看電視,效果不算很好,主要是因為天線訊號不好,自從停用i-Cable之後,房裡的電視線訊號變差了,所以平日不願用電腦看電視。現在唯有張就一點。
這一集ER講的第二年在急症室工作的主診醫生Neela、Ray及Abby要帶三名見習醫生睇症,其間穿插醫生Luka陪女護士Sam到處搵仔。急症室內外的故事關聯性不大,但卻有互補作用。急症室內發生的事比較理性(冷),女護士Sam搵仔過程表現出過激情緒(熱),兩件事放在一起,無疑加強了對比度。
此集ER看到一半,心裡不期然生出一個疑問:為甚麼要見習生不能接受適當的教導,反而會是作為導師的醫生受責?劇中提及這是職責問題。學生做得不好通常是學生的問題,但若得不到適當的指導便是教導者的過失,不做好份內事便該捱罵。對比起中國人的師徒觀念,這就顯得公平得多了。
以前工藝學徒(如學廚、學木工、學戲)要幫師父做一段時間打雜,捱得住苦才一步步學習入門技法,師父心情好的會指點訣竅,其餘靠自己摸索,犯了錯便會捱罵。罵還不得止,錯得利害更要受罰。罵和罰是可說是中國人代代相傳的教學方式,正所謂「嚴師出高徒」。不過,現代人不再信這一套,以專業課程取而代之。課程是系統教學模式,有利於傳授基本知識,制定行業標準,但講到進階技巧、竅門、心得等,我認為傳統師徒制會佔優,尤其是秘傳的學問及技能,相當重視師傳。傳統工藝在現代社會漸趨式微,或多或少跟以師徒制傳授有關,因為不能將前人經驗組織成有系統地行業知識。

其實,我是沒有資格批評中國式的師徒制,因為沒有正式拜師學藝,但研習命理這種秘術之時,發覺派別師傳是相當重要的。書本記錄的知識未必全面,許多時要靠師父口傳訣要,才能搞得通,否則任你絕頂聰明,也不能明白箇中道理。不著文字的口訣正是古人保護知識產權的技倆。
除了口訣之外,還有經驗之談。經驗分享是加速學習的方法,現在IT業界經常會搞論壇、交流會議,目的是提供一個分享經驗的場合和機會。
我覺得交談亦會是學習機會,即使是言多有失也好,順口開河也好,凡事抱著好奇態度追查印證,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至少會勾起好奇心求知慾(或者滿足虛榮心:指正別人的錯,心裡多少有點「得慼」),在反覆查證的過程中不斷更新自己知識,無疑是件好事。
說句題外話,在當編輯時花了不少功夫在斟證文字錯漏,久而久之變成了習慣。以前常說:「編輯是防止別人犯錯的工作」,所以壓力很大,及後加多一句:「但不等於不會犯錯」以作寬解(否則早已一死以謝天下)。既然人沒有完美,那麼犯錯會是人之常情。
言歸正傳。我的學習觀念很激進,學習不需師父(或導師),亦不需要一定上學校等老師來教,只要能令自己識見技能增長,任何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師父--徒弟師父冇有計呢!

談到師徒觀念,使我想起在《電腦時代》工作的日子(1995-1998年)。記得老闆講過一番說,大意是這樣:

你來這裡是為了打工,不是為了學東西,如果想學甚麼的話,就必須工作。

當時我做的編寫工作要求極高,一篇稿可以沒完沒了地修改 ,總之改到滿意為止。那時把我訓練得如驢子一樣勤力(奴性?),現在覺得獲益良多。我得到的啟發是如下:
1. 學習就在實踐之中,親身體驗比起書本知識更重要--不肯做就不會學到任何實質的東西。
2. 寫作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寫給別人,目的是令讀者獲益。故此,不要問自己能寫甚麼,應該問讀者需要甚麼,然後盡量滿足他。這就是說,寫作在某程度上是種服務。
3. 能求文章更好呈現於讀者眼前,可以不區一格,務求以最佳形式表達文章內容。

第二點講的可算是讀者主導,在商業社會是對的,但我覺得未必一定是讀者最大利益著想。因為讀者往往被動,不知自己想要甚麼,況且投合品味低的讀者是會有危機的。我一向重視啟發性,故會主張帶著讀者走,開闊讀者視野,增強其認知能力。這種想法發展到極端,寫作會變成沒有個性,只會投其所好,寫出沒有靈魂的文字。
第三點講的最佳表達手法不僅在於是版面美觀,而是以版面配合文字內容,切合主題。當時《電腦時代》很少彩色版面,排版不太注重(以現時的標準來看),很大程度上,是以文字內容為優先的結果。

2006-08-27

「死亡筆記」背後的超人思想

電影「死亡筆記」在香港上畫了兩個星期,今天才有空看。由下午2時20分看到4時半離場,足有2小時,難怪戲票比一般電影的,售價50元。此片給我的感覺有點像電視電影,很有追看性,片尾有續集的預告,使我想起過去的港產片也是這樣的(例如周星馳電影「西遊記之仙履奇緣」)。與其他日本片不同,此片出奇地多外語及外國人出現,比如死亡筆記的說法文字是英文,稍後介入調查奇拿案的FBI人員泰半是白人;在校園一幕中,夜神月翻看的是本非日文書,封面應該是德國19世紀哲學家尼采(初時我不太肯定,後來看過有網友Blog文提及,故比較有信心)。 關於此片的評論不想多說,只想藉此談一下尼采。

尼采最為人熟悉的是聲稱「上帝已死」,以及提出「超人哲學(或超人理論)」。尼采的思想受叔本華影響很深,發揚其意志論的觀點,賦與積極意義,肯定人是自由的,顛覆基督教的道德觀念。在追求人生意義(理想)的過程中,人類不斷超越自我。
「死亡筆記」主角夜神月閱讀尼采的著作,可算是解說了為何他如此冷酷無情,殺人竟當作家常便飯,毫無惻隱之心。尼采思想對於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納粹,起著重要作用;尼采甚至被稱為「納粹哲學家」。
前文提及尼采之所以出名,是宣稱「上帝已死」的名言,在歐洲是開創先河的,但又是否合中國人口胃?尼采講的是無神論,應該在中國有市場,因為中國人的宗教意識並不強烈。不過,中國人有其思想包袱,儒家佛教思想,千百年來統治中國人心,追求的是平穩的社會和諧的人際關係,對於尼采這種「剛愎自任」的主張,一般人不容易接受,就算接受也不容易實行,或許革命者會對尼采思想有興趣。據悉,在上世紀中國社會動蕩,中國知識份子吸收西方哲學思想,康德、尼采、叔本華等非理性主義曾引起思潮;經過文革洗禮,舊制度舊事物破壞無遺,感到迷茫的知識份子尋求安身立命的依據,亦嘗向西方思想家取經,其中尼采思想引起人反思
由於受時代背景的關係,尼采的超人追求的超越(Overcoming)是不僅在於靈魂,亦在於肉體,是靈與慾綜合的自我提升,主要為求掙脫基督教對人心的拑制。當擁有了絕對自由後,人應如何自處?由此激發起人們思考自身的存在意義和價值,這是存在主義探討的人生問題之一,故此在哲學教本中會指出尼采啟導了其後世的存在主義思潮。
我認為尼采的超人哲學是強者的道德,並不適用於普通人。從某程度上看,可以說是為自己的行為找個理由,去駕御操控世界。然而,在未征服全世界之前,宜先要懂得克制自己,否則最終會失掉存在意義,或者發瘋,不容於世俗。或許絕對自由是人類無法承受的,所以尼采的一生充滿孤獨與痛苦。

附註:基於個人性情,我個人對非理性主義興趣不大(藝術析賞除外),在哲學上我偏好知識論方面。近年有人跟我談及尼采、叔本華、康德、黑格爾等人,就似是上了哲學課程一樣,因此多看了有關這些哲學家的資料,無疑增長我的哲學知識。之前我只看過叔本華的悲觀主義解說,其後多看一點他的權力意志的觀點,但覺得叔本華的東西多看無益,容易令人變得消極,而尼采反其道而行,提倡積極的「酒神」狂歡精神去伸展意志,看來滿是生命力。無論如何,這些非理性主義者的著作,好應該批判式閱讀,不應無條件接受,否則思想容易鑽入死胡同。

2006-08-26

冥王星的降格:修正約定俗成觀念

冥王星從太陽系行星除名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在捷克舉行26屆天文會議上進行決議,可說是科學界大事,亦起引社會各界的關注,尤其是教育界方面,因為冥王星不再視為行星的話,所有教科書都要改寫,影響下一代對於太陽系的認識。這次決議與其說是為行星定下清晰標準,不如是說修正約定俗成的觀念。
冥王星是否一個行星,自有科學家進行學術討論,不過有些科學家卻為這次決議感到尷尬,原因是參與IAU會議的天文學家來自75個國家共2500人,但只有300人參與決議,其代表性令人質疑。有關報導沒有講述投票方式,表決會否像美國總統競選那樣採用「選舉人」制度?如是的話,為何不簡述一下決議方式?或許這不是大眾不關心的事,或以為IAU有足夠公信力,而不必理會決議的合法性。據悉,IAU共由9040專業天文學家組成,參與這次會議的不足一半之數,故人建議採用電子投票方式再次作出決議,無如何結果如何,相信更具認受性,亦不致令某些天文學家覺被「屈」的感覺。
科學界一向主張獨立思考,反覆驗證,而不盲信權威。認不認冥王星為行星,在某程度上是觀點與角度,要達至共識需要時間蘊釀。據我理解,科學家向大眾提出科學新發現,通常不會倉卒行事,有不少科學發現反複驗證才公布結果,免得被人推翻而淪為笑柄。這不僅因為科學家挻愛面子,亦怕科學權威掃地,影響社會形象。
科學界這場高調的決議似是一場秀,除了提出成為行星的資格之外,更多是為了「政治正確」起見,以便日後宣布太陽系新行星時減少爭議性。(要知道,發現新行星是何等光采的事,值得史策留名。)
作為行星的冥王星是有其文化意義的,已形成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故此推翻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勢必引起反對聲音。不過有些人認為這只是名份問題,並舉離婚為喻,「雖然法定地位改變,但是人的本質並無改變,只是回復自由身罷了(The legal status has changed but the person really hasn't. It's just single again.)」(引自此網頁)。
一談到「名份」這東西,便不再是科學領域的事,而是政治權力,甚至是資源分配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名」的確可以改變「實」,常言道:「一個大話講上千百篇便成真話。」我想冥王星的降格會是這碼子的事。
談到文化意義,自然會提出與天文學有密切關係的占星術。西方占星術在發現冥王星之不久,便成為星宮圖中重要星體之一。有記者於是訪問占星家冥王星被降格,會否對占星術造成影響。記者問的是一個寫暢銷占星書籍的英國占星家Russell Grant,他的回答得很妙。首先,他說:「冥王星被降格是相當有趣的事,而它在神話意義上是不會被降格的。」又表示會繼續在星宮圖中應用冥王星。言下之意,根本無關痛癢。天文學與占星術一早已分家,兩者可以是獨立的。
有些題外話要說,Russell Grant的言論反映某些西方占星家(尤其面向大眾的),對於星體的描述和認知是停留在神話學層面的。有趣的是,近年發現的太陽星體Xena(2003 UB313),有望成為被列為行星,而Xena這個名字取自美國電視劇虛構的神話人物。如果單憑一個名字來決定星體的占星特性,未免本末倒置。

2006-08-19

充滿感悟的「禍水」

在看電影「禍水Lady in the Water)」之時,發覺有人不斷打呵欠,便知道此片不合於香港人的口味。「禍水」一片的導演也馬蘭(M. Night Shyamalan)若果香港發展的話,一定無人肯投資他的電影,因為他都幾忠於自己的創作風格。畫面氣氛、演員表情、對白風格等跟他的前作「鬼眼」、「不死劫」、「森魔」差不多,那就如同一個人講故事那樣。
如果你不喜歡也馬蘭那種節奏緩慢、缺乏刺激大場面、缺少大卡士明星、沒有湖光山色、太多太雜的對白、小題大造的電影風格,一定會有彈無讚。我覺得也馬蘭在編導方面保持一貫水準,基本故事雖不能說言之有物,但有發人深省之處,誠如首片開宗明義地說女主角水精靈(片中自稱Story)的出現是為了啟迪人心,此片也能達到這項任務(假如你有留心對白的話)。鏡頭運用有驚喜,有些電影畫面、演員表情,令我深刻難忘,並非像一些商業電影那樣看過便算,一點印象也沒有。
講完了一般性的評論,現在說一些個人感受,即此片對我的啟發,以下就讓我「借題發揮」一下。

此片在某程度上是將故事編寫的思維表現出來,開首講的古老傳說(或稱床邊故事)相當於一本書的目錄,將故事的梗概告訴觀眾。那並非單純是作為一個引子,而是讓觀眾一起去創作故事的藍本,它給觀眾的課題是:如何將抽象故事情節在現實生活中演繹?也就說,如何去將故事的角色配對現實生活的人物。
影評人(兼書評人)入住公寓開始,象徵故事進入觀眾理性意識的契機,由大廈管理員Cleveland Heep(由Paul Giamatti飾)發現了Story(Bryce Dallas Howard飾)時便被迷住,那就如一個讀者投入小說那樣,去發掘故事各種細節,去感知故事內容,繼而參與其中。這使我聯想起一套電影「魔域仙蹤(The NeverEnding Story)」(1984年),此片講述一個小孩看故事書看到進入書中魔幻世界,而「禍水」則是將魔幻世界的人物和故事帶回現實生活之中。
影評人角色(入住13B室的那個中年白人男子)是「禍水」唯一受害者,有人說是導演一心向要去影評人報復。換個角度看,影評人之死反映「後現代」精神。影評人是權威的象徵,他分析電影中角色的功能和作用,指導觀眾如何去理解電影,心中有一個架構和成規,認為這類電影便應該這樣拍法,這樣的人物便應該這樣的演繹。影評人的言論影響觀眾對電影的觀感,減少觀眾獨立思考的空間,想像的自由,更遑論有甚麼啟發性。
純以說故事人身份來看,我覺得影評人的存在的確利多於弊,尤其那些自以為是,妄加己意於電影創作,作出不負責任言論的影評人。留意片中大廈管理員四處尋找解譯者(Interpreter)、保護者(Guardian)、治療者(Healer)時,為何會發生「對號入座」的錯誤,將搞亂人物的角色和功能,險些讓Story喪命?那都是聽信影評人信口開河的言論之過。
為何影評人之死會是「後現代」的呢?後現代主義是文藝創作風格,影響各種藝術創作範疇。後現代包含「去中心」思想,簡單來說,會是反叛權威,覆顛既定價值觀。在「禍水」一片中,導演借某些角色的口說了一些見解(原則上,我覺得是口吻不合於角色身份,但是誰會管它)。

另一個令我有所啟悟的會是治療者的意義。治療者在西方文化中,一般理解為令人身心康復的人(那不是指醫生護士,也指心靈協助者)。片中角色指出治療者是引發生命力的人,讓人自我復原。這不是甚麼新的理解,占星書早已提及,但一直不醒悟,此片令我想起許多......
近代占星術中,新增了凱龍星(Chiron)這顆小行星,賦與希臘神話中半人半馬的生物,不僅神話人物的老師,亦是傷口治療師,具有教導、治癒、溝通身體與靈魂的能力。有說凱龍星的治癒能力源於過去的傷患。那意味著人先經歷苦難才能有凱龍星的治癒能力。「禍水」一片中的治癒者角色,跟凱龍星觀念如出一轍。
據我理解,「禍水」其實可以像類似電影一樣,拍得很「宿命」。宿命觀一向是小說作家電影編劇基本的手法:為每個角色設定作用(Purpose)。例如說,有的是好人,有的是壞人,有的是配角,有的是丑角,諸如此類。
「禍水」反抗這意識。一開始便強調角色身份是未定性的。例如說,角色沒有當解譯者的感覺(或意願),那就不可能從謎語中看到所以然。推而廣之,這就是沒有人能硬性規限人一生志向是甚麼,該做甚麼工作過著甚麼生活,最重要的是自身的感悟。「禍水」在香港的票局表現或許不出色,但其啟發性肯定比一般商業電影要豐富得多。

2006-08-03

由七夕談到婚戀態度

7月最後一天原來是「七巧節」,似乎沒有人會記得了。七巧節,又稱七夕,香港人多稱為七姐誕,是紀念牛郎織女的中國民間傳說。
有人將七夕與元宵節當作中國情人節。元宵節起源跟談戀情無關,但古時有賞花燈習俗,成為男女邂逅交認識的好機會,廣東粵劇戲寶《紫釵記》霍小玉與李益愛情故事是由元宵夜拾釵開始,經歷重重困阻,終成美滿姻緣。反觀,七夕講的是牛郎織女雖是神仙美眷,但天意弄人,分隔銀河兩岸,可望而不可及,每年只得一天鵲橋相會。雖然故事浪漫,但這樣的結局對於有情人來說未免有點不吉利。
對於傳統節日,香港人不及IT潮流那樣有觸覺,而七夕從來不是法定假期,相信記得起這節日的人會少之又少。中國內地對於此傳統節日,到底還是有點傳統感情,會舉行慶祝活動。中國人把七夕,當作西方情人節那樣,視為推銷情侶商品的良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在網上在七夕翌日,發布了《中國網路婚戀交友研究報告》,大概是借勢宣傳婚戀交友網站。以前寫過有關文章,知道網絡婚姻介紹及交友服務需求甚大,成為近年增長快速的市場。2004年中國網上婚戀交友市場規模僅有3700萬元,到2005年這一數值增長了145.9%至9100萬元,預計到2008年中國網上婚戀交友市場規模將達到6.53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06.2%。
為何人們要在網上結識異性尋找婚姻對象?難道缺乏元宵節燈會結交異性的場面?或許是。現代中國人雖然比古人更多接觸異性的機會,但人際關係反而變得疏離,傾向於自我保護。許多人不諳男女相處之道,難以跟異性正常交往,表達自己真實感情。耗費長時間去試探摸索,個性是否配匹,志趣是否相容,亦要磨合雙方的生活習性,確定雙方的婚戀態度。 
另一方面,隨著科技迅猛發展,傳統終生相守的婚戀觀念已變得不合時宜。世局社會變化莫測,人自身變得朝不保夕,對於婚戀更難作出保證。或許,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更好形容現代婚戀態度。

Skype的啟示:由下而上的IT產業發展

由於工作關係,常會留意IT新聞。自Skype突破一億個登記用戶,似乎特別多Skype的消息。原則上,Skype相關產品主要是消費市場的,不屬於我的報導範疇,但其影響已滲透企業市場。這反映了IT產業發展模式的轉變。
約莫半年前IDC發表趨勢報告,說未來幾年企業IT應用會由消費市場帶動,更舉Skype、IM(Instant Messenger)等通訊軟件為例。IDC在IT業界有一定的公信力,不少IT公司都會參考IDC數據,甚至在發放給傳媒的新聞稿引用。
IDC提及消費IT產品的科技引入企業應用之外,還提供通訊整合的趨勢,即IP網絡、PSTN電話系統,以至互聯網通訊整合。這觀點並不新鮮,早幾前通訊業界已提出Unified messaging概念,將語音通訊、數據交換、傳真服務、留言信箱等應用綜合成一個通訊平台,Nortel、Alcatel、AVAYA等公司嘗推出過基於此概念而設計的通訊基建裝置。這幾年間沒有搞出甚麼名堂,而Unified messaging一詞在傳媒報導中鮮有出現。
五年後的今天,Skype作為一種P2P為技術基礎的VoIP互聯網通訊方式,能做到大企業一直想做但卻做不好的事:整合傳統電話網絡與IP網絡。為何Skype能做到?得力於龐大用戶基礎。
這是由下而上應用IT科技的做法,不同於過去有上而下的模式。前者由大眾需求帶動市場,追求更好更精的科技。後者是將先進科技先應用於大企業,等生產達到一定經濟規模,當成本下調後,才將技術慢慢下降至消費市場。
下而上的方式意味著科技不只為小撮人服務,更重要的是改進人們的生活質素,亦令科技更切合人的需要。

寫IT文章雖然並非個人志趣所在,但為求生活無可奈何要做下去,正如某人所說,「工作就是做不情願的事情」。後來發覺IT不只為了商業,將眼界從Dollar Sign移開,會看到IT科技另一種面貌,即是: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性,改變人心既有的觀念,甚至改變人性。這方面的認知比起甚麼商機更具意義,更能引起我的興趣。
一般人認為IT只不過是工具,又認為科技是中性的,無分好壞。事實上,這觀念不合於現實。科技的確具有傾向性,例如手槍製造出來的基本目的是為了傷人殺人,不是收藏品或玩具。科技到了應用層面,設計者和應用的人必然會賦與其目的性。
人製作工具的目的及應用決定於用心意圖,用心意圖決定其好壞。好壞有根據利益判斷,有基於道德判斷。或許,從一種科技的創造與發展過可反映人心的趨向,甚至可發現人性的本質。
總之,充滿私心的人無可能毫無目的地製造工具,創造科技,應用技術。我以這社會功能論的觀點看待科技發展,必然會從社會整體利益著眼。所以結論總會是:好的科技必須為社會大眾牟福祉,必須改善人們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