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6

寫作的方法論(四)

認知模式看似深奧,其實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由官感開始到理性思維,人不知對自己接受的資訊放進自己的認知架構,才能了解世間事物。所以人以認知模式為成作文基礎,就像呼吸那樣自然的事。
事實上,認知模式的作用巨大,甚至是決定了古往今來的哲學體系,例如唯心論、誰物論、發現論、演化論的觀點,都是根源自認知模式。(本文並不打算深入談論哲學,即使有時免不了要避寫作的哲學層面,如目的論、功能論、方法論等。)
認知這門學問,是目前的科學前端,有所謂「認知科學」,分析人類知感能力如何發揮作用,其功能和目的為何。在電腦學上,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ent)」範籌,其中有部分的編程設計使電腦模擬人類認知,各種生物特徵辨識技術(如指紋、虹膜、容貌、聲音等)是其具體成果。以前寫過這類的文章,採訪過這方面的專家,所以我比同行更重視認知。
認知在寫作上往往起著指導作用,但成文未必一定全然是最初認知過程的重述,其間必會經過濾、挑選、整理、分類等過程,篇章重組成另一個架構,這可說人的知識架構。例如說,寫一本談釣魚的書,最初草擬的大綱,並非來源資料搜集的過程,而是來自個人經驗,或者先驗的知識,例如參考同類型書籍的目錄和編排資料的方法,作為寫作大綱,然後邊搜集資料邊修改大綱,這是做學問的基本方法。從另一角度看,最初的認知並不可靠,有可能被誤導,在不同認知方法互相印證之下,才會有較為真實的知識產生。所以,做學者往往需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以掃除認知的盲點。
在這裡再次強調,寫作很大程度上是學習過程的描述,然而精於學習的人未必一定精於寫作,但是寫作好的人往往會花時間和心機去學習不同的知識,即使是小說家也不例外。不肯學的人通常無法寫超出自己知識範圍和生活經驗的文章,所以不能長寫長有。
若果在全無學習及知識底子之下,硬要寫作說明性質的文章,最常見的情況會是充滿學習的謬誤,例如以偏概全的誤導,未經印證的錯誤推論等,連資料真實性這個基本要求都做不到,根本就不合格。

人追求真善美,文章也是。當三者不能同時兼顧的話,那就要有輕重之分。我以寫教學說明性文章為主,真實性自然放在首位。為求真實,善與美可以犧牲,不過世事無絕對,真相不僅是醜惡,甚至是有害的,為了求真而妄顧社會福祉,是不道德的行為。應寫不應寫,究竟是基於道德因素或商業利益考量,我在工作上不作判斷,說是工具主義的流弊也好,或是逃避作為一個人的責任也好,工作歸工作,個人不置評論。

言歸正傳,前文說明認知之前有先驗架構作為藍本,這是做學問的傳統方法,所以其寫作出來的文章往往偏離常人的經驗和認知,在某程度上,是將事物以抽象形式表達出來,其目的是避免認知的偏面性,以及讓知識變得有通用性,而不是只合用於一時一地一人的情況。問題是,文章愈抽象愈難懂,怎樣才能使抽象內容變得易明?很簡單,以人們能接受的方式表述,說得俗一點,即「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要知道,閱讀文章也是一種認知,文章合乎讀者的認知架構,那自然容易接受。
這個道理相信許多人都懂,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作者寫作時心中只想到自己,所寫的無非是自己想說的話,讀者在他們心目中只是沉默的旁聽者,甚至根本無關輕重。這種自我中心的寫作習性所有人都有,只在於程度上的差別而已。原則上,愈是主觀的文章讀者認受性愈低,除非作者寫出讀者心目中的「客觀」(這裡的「客觀」指「眾人共有的主觀」,或說符合一個團體的價值觀)。這可說是「見人講人話」的另一種做法。
舉一個以讀者認知為本的例子,那就是《蘇菲的世界》。這是一部哲學史小說,講述西方哲學史重要的學說和人物,作者喬斯坦.賈德(Jostein Gaarder)心目中的讀者對象是個 15 歲小女孩,相當於無任何背景知識和生活經驗的讀者。要讓如此低程度的讀者都能明白深奧抽象的哲學概念,那一定不能用回傳統的哲學語言和表達形式,於是作者採用小說形式表達,而又不單純採用第一身的體驗式寫法,其中加入第三身敘述的雙重敘事結構。這樣使讀者跟隨小說主人翁進行自我認知及哲學探索,認識到哲學的發展概況,同時又會以一個超然角度了解一些個人無法體驗到的抽象觀念。
我提出去除作者中心的主觀性,並主張「寫作為讀者服務」的觀點,相信必有人反對。事實上,作者應該是領著讀者走,識見必須比目標讀者高一線,那類似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對於說理及議論性質、傳授知識的文章,這是絕對是應該持有的觀念。如果作者不自重,讀者又如何會認真對待其文章。
原則上,作者在知識或經驗上必須要在目標讀者之上,否則那就不要寫教學文章,免得教壞人。問題是,作者許多時因為商業理由,硬要寫一些自己不明白的東西,其認知水平跟讀者一樣,那就連自己不太肯定寫出來的內容的正確性,那絕對影響文章的價值。
知識和經驗未達標無時間學習但要又寫,那又如何是好?發揮記者當行本色,訪問這方面的專家。藉著你的文筆記錄別人的知識和經驗。作為一個記者,應該是「述而不作」,為讀者提供的服務,可以有許多方面:
1. 拓闊視野,增廣見聞。
2. 解決讀者心中的疑問,提供實用資訊。
3. 令複雜內容變得容易明白,容易吸引。
4. 增加內容的趣味性,迎合讀者的口味。
5. 啟迪人們智慧,提高文化質素。

以上各點通常不能同時達至,有時甚至會互動矛盾。尤其是過於讀者導向的時候,為求迎合讀者口味,勢必造成內容同質化的趨勢,若不是題材單一化,就是表達形式僵化,最終使讀者質素每況愈下,並且流失有識見的讀者。

2009-09-12

寫作的方法論(三)

前人在寫作上做了許多實驗和創新,統稱為文學技巧,一般人稱之為「文筆」。想深一層,「文筆」這字眼較強調工具性,因為筆是工具的一種,是為實現技巧和設計的基本修件,一如繪畫、木工,不同的技巧要不同的工具才能達成。在這裡講的「文筆」不單純指修辭技巧,也不是指寫作風格,而是構篇用到的工筆,讓作者畫出的輪廓藍圖。

就我個見解寫作有如建築講求結構,所以重視大綱,篇章安排。一般人採用寫日記方式,想到甚麼便寫甚麼,看似輕鬆自然,但是當一寫到不熟悉的題材時,便會寫不出來,苦無門路,這意味缺少構篇能力的培養,所以初入行的寫手很快無以為繼,不僅寫作泉源乾竭,連內容也不斷重複,寫法全無新意。正所謂「文窮而後工」,必須窮極變通,寫作才會有進境。以下講的是我個人在「七窮六絕」之情況下寫作求生之道。

首先,要強調一下寫作跟認知方式的關係。人們用自己思考方式去理解事物,並以相應的方式表達出來。原則上,所有人都能寫,但長寫長有,則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事關沒有人提供意見,沒有教練敦促提醒,最終不免寫乾自己支筆,其中最常見的問題是認知太過慣性,便會思想僵化,千篇一律,這時候寫作到了死胡同,應該要另覓出路,即是要對世事重新建構,以嶄新角度觀看事物的種種形態。如此一來,無論在題材、內容和寫法等各方面,都可以屢有突破。對許多人來說,改變既有的認知模式,往往是吃力不討好的事,但不等於無法改變,其關鍵在於知道自己怎樣認知,故此有必要解說常見的認知方式:

視覺型:其所作出的描述隨著視點而轉移,有點像拿著電筒在漆黑房間中照看環境。例如寫一件產品,總是由外觀設計開始,跟著逐個細部去檢查。這引申為「瞎子摸象」的寫作方式,看甚麼就寫甚麼。
概念型:概念是後天習得的知識,多數由書本獲得,或者父母教師口述,屬於未經驗證的二手資料。人們按這些觀念去理解事物,往往將之類型化,不僅資料流於片面,亦往往只能玩文字遊戲。
印象型:第一印象主導人的認知,有些人專寫印象,所獲得的資訊都按印象去理解,合於印象被強調,不合於印象被忽略。這有點攝影機鏡頭對焦,只有中間影像清晰,周邊模糊。跟概念一樣,這是思考的簡化,讓人們可以很快下判斷。
類比型:在全無印象和概念之時,人傾向於透過已知事物去認識全新事物,有人會嘗試歸類,或者採用比喻形式,將類似特徵聯繫起來,甚至推論其他特性。最明顯的例子是外星人的模樣。一般人認為外星人有著類似人類有手有腳,假設外星人有著超乎人類的科技文明,所以腦子一定很大。其實未必,這可能是一廂情願的臆測。
體驗型:從作者親身經驗,去描述事物特徵。跟視覺型不同的是,作者參與其事,主要描寫經歷和心情。這種寫法很主觀,跟視覺型有著同樣的缺點--只見樹木不見樹林。
投射型:人具有同理心,可以感知別人的情緒,這種能力可轉化為認知能力。常用的方法是將心比己的推想,假如自己是某人會如何思考有何感受。投射到別人身上,並非行使主觀,而是放開自己的成見變成另一個人,這給與人另一種思考模式。
個案型:以不同種類的人的處境去描寫同一件事物,從不同個案反映事物的全貌。寫法可以是以上各種類型的集合,最後會加入綜合分析作為總結。
提問型:一般新聞報導傾向於提問型的認知,即是以一連串問題作為寫作基礎,皆因新聞多以採訪為資料來源。此外,資料的真實性往往藉著提問來驗證。
對比型:這是其實是哲學思維方式的一種。這世界有光必有影,有是必有非;白色襯以黑色,才能反映白者之所以為白。這跟奇正的寫法關連起來,「正」是大眾認同的常識,本來平平無奇。「奇」是常規以外的事物,超乎常人所能理解。有些人專寫奇人怪事,或者在平凡事物尋找不平凡一面,可算是刻意好奇。原則上,要知道甚麼是正常情況,才能決定甚麼是非可尋常,這意味著這種認知必須有對比概念才能運作。
序列型:一般人理解事物由簡單概念至複雜分類,構成循序漸進的認知方式。用這種寫法心中有一個想法,便是「下一步會怎樣(What's next step?)」。除了程序的序列外,還有時間序列、因果序列等,事實上,序列是貫串人類思維的重要元素,我們無時無刻使用,但卻不自知。
演化型:這可說是序列型的引申,事物的演化包含有等級有先後的序列,由原始到先進,由小型變大型,由地區性變成國際性,通常形容為不同代數或階段,各有繼承的關係,其間各有不同的結構和組成,從中作出比較,可以見到演化的概念。
根源型:許多事物的發生並非偶然,其間必有各種歷史、環境、外在內在因素驅使事物發生。從中找出因果關係去認識事物的現況,這是做學問用心著力之處。雖然這不常用的認知方法,但有其重要意義。

以上談到的認知方式常見於各類型文章,因為不明白又怎可以寫得出。許多人害怕寫作,因為不理解主題不知需要甚麼資料,或者擔心弄懂相關事物和資料,需要花費巨大精力和時間去組織和處理資料。認知方式可說寫作的切入點(或入手點),有著指導作用,尤其是初期要進行搜集及處理原始資料之時,給與作者一個方向和提示。

2009-09-05

寫作的方法論(二)

寫作方法是個大題目,要講得完整的話,可以用上一本書 300 頁的篇幅。好似教料書那樣嚴肅認真討論寫作,相信許多人都無興趣。事實上,寫作方法和技巧五花八門,各有各人的觀點和風格。我講的只是我自己慣用手法,儘管文體規範了寫法,我認為變通最為緊要。我主張用活法,而非死規則;要因事制宜,不應墨守成規。
這樣說法可能會令某些初學者莫衷一是,心裡疑惑為何這篇要這樣寫法,那篇卻要反其道而行。我對別人寫作的建議,並不要求一定要如此構篇,總是強調文章必須有賣點(Selling Point)。
這是市場推廣的術語,其實不應該用於寫作觀念,不過,實在傳媒寫作或多或少具商業性質,報紙賣的不只是新聞消息,亦包含廣告性質的資訊,由此引申消息為何不可 視作商品。因此你要讀者受落你的文章,文章必須有吸引力,即所謂「賣點」。
文章的賣點可以是包裝,也可以是內容。前者的元素包括標題、圖片、排版,講求表達形式(Presentation);後者指有價值的資料和情報(Context),即是文章本身,而文字衍生的啟發性,只有聰明的讀者才能領會,可算是文章的增值功能。以前認為實用文章應該以內容優先,然後才講包裝。不過做了這樣多年,發覺許多編輯、老闆都是先講版面包裝,才去照顧內容。
由於太過強調版面,往往給人「文章寫成怎樣也無所謂」的感覺,最緊要的是標題夠搶眼醒目,版面美觀就可以。重視自己專業的寫手不屑這種態度。有人曾說晦氣話:「讀者只睇題就足夠嗎?不如隨便湊合內容就算。」最近聽同事當笑話講一件事:有人交廿多頁報告給上司,除了頭尾七頁有實質內容之外,中間部分全部抄襲亂寫,正應這句晦氣話。驟耳聽來荒誕,我卻見怪不怪。事實上,不少小說及論著都是虎頭蛇尾,有些雜誌更是只有一兩篇主打文章,而其他不值一顧。我以前的老闆甚至說「不必每篇文章都要花這樣多功夫去編寫,只要有一兩篇夠照就成。」有個老闆談版面時問我:「這樣的主打大題值不值 10 元」(這是商業計算,怎樣的內容驅使讀者肯花錢買書)當大部分人都如此做,無法不跟風。老闆慨歎地說「劣幣驅逐良幣」--即使有心做好本書,就無人睇。
在急功近利的社會風氣之下,我意識到傳媒寫作起著結構性的影響。最明顯的例子是某些二線的新聞寫作,將重點放在第一段,然後是說明事件經過及影響等細節。這是慣常寫作,中外皆是。外國傳媒資料性豐富,寫得很長但不常見重複內容。可是香港報紙一句變幾句而沒有實質內容,給人湊足字數的感覺。為何一篇報導幾十字講完,卻要寫成數百字,而其中又沒有加入新資訊?我猜想可能是為了遷就版面,如果一些二線新聞題目有一定吸引力,但奈何文字太少相片太多,排出來的版面並不好看。這裡涉及圖文比例的問題。雜誌一篇文章第二頁開始作為常規版面(第一頁有開版相大標題,採用特別版面設計,故此特別處理),其編排通常是四成文字六成圖片,較為具體的規定是一頁 800 字配 5 幅圖。這只是慣用法,實際要看刊物風格、文章性質而定。雖說文少圖多是大勢所趨,但總有一個限度。如果文字太少,給人的資訊不足的印象,覺得物非所值。這方面反映於書本的厚度。有些書商為了將書價定高一點,往往將文字印大一點加上插圖(或者不必要表格),以便可以加多幾頁使書籍變厚。這是出版界慣技。
為了遷就出版的需要,文章不宜太短,當無法產生新內容之時,於是唯有出術取巧,即所謂「灌水」,如前文提及的湊合內容的寫報告方法。這是業餘寫手臨時應急的花招,以為可以瞞天過海,其實自欺欺人。另一種「灌水」報紙新聞常見將內容重複的寫法,看似專業自成規格,給中學生做文章摘要,便可看到「灌水」成份。

以上談到報刊文章寫法的流弊,主要想說明有其結構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為應合商業上的需求,無可避免要為文章重新包裝。這些包裝是寫手或編輯在成文後所作出的加工和修飾,有以下幾個技巧:

1. 故事包裝:小說採用倒敘法將最精彩部分放在開首,然後才平鋪直敘講故事。至於說明文章亦有可以如此包裝,以一個故事作為引子凸顯主題。對於被認為沉悶的說明文章,可增加可讀性,因為人們喜歡看故事,如果故事別出心裁,令文章生色不少。這種手法多用於哲理文章,講故事之餘,再作一番解說,入情入理。
2. 另一種包裝是主題重現,在適當的位置重述本文所要呈現的重點及主題。一般人的講法是首尾呼應。當文章很長的時候,策略性地在中段部分出現重點句子,有助加深讀者印象。其原理類似一首音樂重複出現的旋律,讓讀者容易記住。這不是說一大段文字不斷重複,或者某字詞(或人名)頻密出現,而是一句口號短語(指精句)在文字出現兩三次,以便關連主題,其關鍵在於出現的位置。要明白人的專注力有限,常人讀文超過十分鐘,開始忘記前頭的內容,若果文章結構鬆散,分支太多,讀者有可能會迷失,主題重現起著提醒作用。另外,有時輔文可用上主題重現手法,加強與主文之間的聯繫,令文章編排緊密。
3. 第三種包裝手法是活用例子及比喻。例子較為實在,減少語意含混,令表意更清晰,不過不是所有情況都能找到例子。比喻給予抽象概念一個具體形象,使人容易理解。比喻是種修辭手法,將兩種事物關連起來,說明其共通性。比喻要小心使用,因為有可能會引喻失義,變成多個歧義。例如:這一句「手機揭蓋如像鑽石一般,別具氣派」,如果揭蓋真的是鑽石製造,這句成立,但用「如像」顯然是個比喻,其中沒有說明共通性,留了一個空位給讀者填充,對於說明文章來說,絕對不是好寫法。究竟手機揭蓋如像鑽石一般光滑,還是堅硬,抑或是閃爍生輝?向作者查詢,原來指手機外殼有著類似鑽石的菱形切面。
4. 第四種包裝手法是避免複雜句子結構。雖然許多人都知道句子愈長愈難明,但偏偏不願將句子精簡,因為改寫要花時間和精神。有時原作者借用別人資料,根本未消化內容而照抄可也,於是就很難改寫了。編輯改寫原文,有一定風險,尤其是複雜語句,可能愈改愈錯也說不定。有個方法可避免複雜語句,那是唸讀文章一次。讀得不順,就有改寫的需要。
5. 圖文配合也是一種包裝。在教學電腦文章中圖像是重要元素,所以寫手必交電腦擷圖。這些都是說明圖片,可說是文章的一部分,故此由寫手提供,我稱為「必落圖」,因為不能隨便刪除。文章另一種圖叫「襯圖」,意指用以襯托文章內容的圖像,輔助文意表達,不過通常用來填塞版面,尤其是寫手交不足字數的時候,通常由編輯代找襯圖補位,由於有著修飾成分,當版面空間不足,襯圖可以不用,其間要考慮圖文比例,現時人們害怕「字海」,一頁至少有兩三張圖充撐。有一個襯圖必然會用到,那就是開版相,即是表達主題的圖片,必須圖文配合。簡單來說,圖的意象跟內文相關,可說配合得宜,有相得益彰之效。若果圖歸圖文歸文,這不是好的做法。整體編排是編輯的工作,自然顧及圖文配合。有時候,編輯可能不知必落圖有甚麼用處,有賴寫手提供的圖說明。此外,圖像的擺放位置跟內文配合,稍有經驗的排版員都會兼顧到,但有時也可以變通。

在這裡提一下,編輯的工作可以用「編審校對」四字來概括。上文提及的包裝手法許多時是假手於編輯,算是編排文章的工作。實際上,出版流程的權職分工未必清晰,小型出版社寫手兼做編務工作,主導版面設計,編輯做執頭執尾的校對工作不是沒有的事。換言之,編輯也是寫手作,全職編輯對於小型出版社來說比較少見。一般人認為編輯要比寫手高級,編輯理論上可指派寫手工作,事實並不盡然,其間要看權力關係。原則上,一般編輯只做支援,寫手才是生產主力。寫手不交稿,編輯是巧婦難為無米炊。有時連催稿都不做,因為自己也週身忙,即使催稿也沒用,交不到就是交不到。
當然經驗編輯可做主導文章企畫,可是寫手不配合的話,成品強差人意,不如由寫手自己發揮好了。許多時候,就算有企畫,亦不代表寫手會跟從,原因有許多:其一,缺乏團隊精神,喜歡自寫自作;其二,個人能力問題,不能按規寫作(即是限題材限字數限寫法);其三,資源限制,電腦文章需要硬件測試和軟件實作,如無適當的軟硬件,根本寫不成;其四,溝通不良,資訊不共享,各自為政,沒有寫作大綱尤其如此。要知道,多人合寫相當於工程規畫,如果各成員不合作無間,效果適得其反。
處理單人稿件,編輯亦不敢動輒退稿,甚少要求寫手重寫,不是大錯也要照過。這不單純是權力問題,最重要的是出版流程急逼,編輯有時連初稿也不及看,便拿去排版,第一校回來亦不敢大改。文章好壞很大程度是在於寫手,編輯修飾加工相對少。所以,我個人觀點是:文章好是寫手功勞,有錯漏編輯要負責。做一個好編輯,吃力不討好。

有次見工,招聘者問我編寫過最好的文章是甚麼題目,一時間毫無頭緒。事關多年來寫過無數文章,我認為寫得好編得好,未見有人讚過一句。自己覺得一般貨色,反而有人說好,可能因為淺易之故。
回心一想,我會期望有人心存感激讚許我的文章嗎?頭兩年或會有這樣的渴求。做了五六年後,別人的讚譽已不重要,我有我當行本色,別人懂不懂欣賞是別人的事。做了十年後,工作環境不容我追求更高的進境,我覺得應該給別人發揮機會,甘願扮演支援的角色。
我寫這一系列文章一方面是個人經驗總結,另一方面是讓別人不要重複我以前有過的錯誤觀念,糾正不良的陋習,尊重自己的專業。要明白,個人雖然不能扭轉社會大勢,但至少不要妄自菲薄,了解自己的工作對社會有多重要,不應隨便放棄心中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