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18

李開復大將之風

李開復上週來港為Google公司招聘香港大學生,走訪香港大專學府,展開了多場講座,亦有程序安排見傳媒。那天晨早起床,未到十時已進了科大,等到將近十一時才出現李開復。那時,Google負責招聘軟件工程師的周哲還在說話,李開復便站在一邊靜候。聽他講完後,才正式向一眾記者打招呼。
談笑自若,從容不迫,是李開復給我的第一印象。比起其他IT公司總裁CEO,他會多了一份笑容。這不單會增添親切感,亦容易拍得好相片。許多人對著群眾或鏡頭,都難免會緊張。一般人咀臉繃緊毫無笑容,說話時不是太兇,便是眉頭猛皺。臨近尾聲時,才會面容一鬆,咀角含笑,一副如釋重負的模樣。李開復則沒有這種表現,或許是慣對傳媒,竟有點名咀風範。這也難怪,李開復的閱歷很豐富,先後在蘋果、微軟當高層,自成一派大將之風。
李開復的言論,應該有一定腹稿,自然無甚驚喜,更不會隨心而發。反而問及「Google如何評核員工表現?」,他竟說是個有趣問題,然後談Google的公司管理架構,又指工作評估主要靠同事的回應(Feedback)。為何他覺得這問題有趣?事後想起,可能不曾想過會有人問之故。
提出這問題是有原因的,因為李開復講Google給與員工很大的自由度,將Google描述成打工仔天堂。一般香港老闆都不喜歡下屬「無王管」,那又如何放心讓員工自把自為。對於講求紀律和規則的大企業是很難想像的事。
李開復提出Google公司的管理架構,反映其公司不重權威(他亦笑稱員工在工作間亦沒有甚麼權威可挑戰),跟傳統企業的管治概念很不相同。所以李開復提出Google員工應該有「I can do」態度面對工作,我並不覺得奇怪。甚至可以說Google會鼓勵員工按自己心意行事,否則難有推動力。問題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著同様的理想同様的熱情,當人心不齊之時,豈不是變成一盤散沙?
及後,看到台灣倒扁事件,突然有所領悟。為何能動員這樣多人連續十多日參興圍城行動?或許這事件體驗出革命情操。Google所做的或許是改變這世界的革命,並非為純為賺錢那樣簡單。
「能令千萬人同心做好一件事,並成為其中一份子締造歷史」「現在所作出的努力將改變未來,為世人帶來無窮福澤」我覺得這比起賺盡天下財富更有意義。Google若果堅持利民濟眾的平等互惠的理想,我覺得比起許多賺錢的企業更有存在價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