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03

寫作的方法論(五)

以前談有關構篇的方法和概念,主要是在指定題目或者框架下搜尋資料鋪寫成文基本的起手式。原則上,不同類型的文章是有既定寫法,例如傳統敘事寫法是起承轉合,這都應該在學校習得的知識,我不必重複,只好說一些經驗之談。
實質上,學校教的作文方法未必合於媒體寫作之用(大學教的新聞寫作除外),因此寫法往往需要微調,如前文所述文章要加賣點,以及從多角度探究事物各層面,諸如此類。
我見過一些寫手,連基本構篇的概念也沒有,就使我懷疑是否適合做傳媒這一行。如果有心做好自己工作的話,我就當暑期工實習生那樣多加提點;無心做只當交差的話,文章改到合乎標準便算不會面提指正。一來是講多都不會聽進耳,二來是這個年代的年輕人心靈脆弱經不起別人批評。最重要的是,要全面分析評論一篇文章,再作出有建議性的指導,需要花相當多時間,單是講解的時間還多過寫出來的時間,如果對方不領情,無謂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有時候,工作流程大急逼,即使肯跟同事談論文章不足之處及改善之道,還不時給排版催稿。這也情有可原,傳媒出版的公司並非教育機構,編輯的職務原不是為了教書,況且多做出版流程以外的工作實在不恰當。
然而,作為一個有要求的編輯,看見收到文章愈寫愈差,又不能當面指正的話,我只能做的事,大概是在自己的 blog 寫這系列的文章,跟有心在這一行發展的人分享經驗心得,並不是有怨無路訴,只要希望香港讀者能讀到好文章,並且能增加文章賞析能力。再一次說明,我提到的某些寫作陋習是十多年編輯寫手生涯常見的現象,如果在你身上發生的話,請不要對號入座,事關這不是只有你會如此,以前有人犯過,相信將來亦會有人重蹈覆轍。

一個全能的寫手可能不及一個純粹的文字編輯更有價值,因為這樣的編輯只是執漏,確保文章的可讀性。寫手是文章內容生產主力,是文章原材料的發掘者,有能力發掘題目。一個有經驗的寫手,應該明白寫作是只是工作的小部分,花在搜集資料時間也很多,而投入最多時間和心機的應該是找題目。根據我的經驗,找題與搜集資料是同步進行的。即使腦裡靈光一閃想到一個絕世好題,如沒有足夠資料內容支持,大部分情況下都難以寫長,甚至不能成文。
文章題材不是話有便有,好的寫手能長寫長有,就有肯花心機去找題。初入行的寫手往往為找不到題而麻煩,因為對於題目處理掉而輕心,甚至是浪費題材。我見過的情況包括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大題小做:未能完全發掘題材各層面的可能性觀點和內容,往往只見林木不見森林,自己做過這類範圍的題材,就以同樣方式同樣思維去處理同類的資料,文章便無新意。有時是自我局限,遇有難度即打退堂鼓。要明白,雖然現在寫不成,但肯花時間蘊釀,或等條件成熟,也可以寫出來。原則上,寫手急攻近利,通常無好作品。
2. 寫作與生活分離:寫電腦教學文章的寫手,不以玩電腦為興趣,自己亦不投入研究各種電腦應用。如此一來,自然不會找到對讀者有用的好題。為何如此?這跟公司政策有關,主要是為擴大寫手寫作範圍,作多方面的嘗試。可是,寫手並非個個好學,往往固步自封,所以愈寫愈艱難。
3. 隧道視野:這是指一個人處於隧道中,永遠只看到單向而有限的風景。許多人的思維方式也是如此。寫作理應不會如此,如果常做資料搜集,見多識廣的話。話說回來,有些人喜歡用「隧道」保護自己,看得多想得多,實在混亂頭痛,不如凡事只看一面,比較輕鬆簡單。
4. 缺少好奇心:好奇心有皆有之,但並非所有人都能經常保持。事實上,成人傾向於對事物保持固定的觀念和看法,這不僅減低了好奇心,亦是對寫作,乃至對創意的一大局限。關於思維的局限,是要個人去突破,旁人只能啟發,不能強加於其身上。我認為好奇心往往是自我中心的,即是切身之事,好奇心自然會大一點。
5. 缺乏動力:這個動力不單純指寫作的動機,亦是發掘生活的動力。沉悶的生活消磨人的意志,艱辛的工作是難以堅持,寫作也是一樣。對於許多人來說,閱讀是尋求知識和意義的途徑,如果寫手覺得生活全無意義,即是說自己投身的工作也將無意義,那麼,文章還可以讀出甚麼有意義的東西?

從另一個發展角度看,以上各點反映寫手的各個階段心路歷程。頭一年寫手寫自己不認識的題材,若不是模仿抄襲,便只能寫自己所能見到的事物,所以許多題材「捉到鹿不懂脫角」。第二、三年對於某個範圍的題目有一定認識,漸漸產生慣性觀念,變成隧道視野,寫來寫去都是那幾個套路。由於工作不斷重複寫一個題材,無法突破,不斷「打困籠」,工作開始變得沉悶,謀殺創意,愈寫愈無動力,乃至生活趣味也減淡,最終人心裡產生一個黑洞,吞沒一切生命力,包括自己。

將以上毛病改過,寫作找題會比較不受限制,但不等於一定能發掘自己認知以外的寫作題材,其實找題除了經驗和知識之外,還有一定方法,姑且稱為發掘靈感的方法:

1. 與人交談:與讀者交談,了解他們的喜好和需要,那就知道哪些題材應該要特別注意;與同行交談,了解他們的缺點和錯漏,有則改之,無則勉之;與朋友閒聊,發掘身邊趣味話題,如何將之與自己寫作拉上關係。寫作與閱讀雖然單向的,但都涉及人的感知和表達。當文章發表出來,就成眾人之事,那麼,作者又如何可以忽略人的因素?
2. 懂得發問:這可說是老生常談,而重點在發問的技巧和方法。例如,不只問是非題(Yes or No),還要問如何做到(How-to),有甚麼分別(What's Difference),有甚麼影響(What's result)。問題互為關連,就足以發掘一些你忽略的層面。
3. 任何事都有可能:對於違返自己認知的事情,先不要否定,應該想多幾步,例如問為何不能這樣(Why not)?有時候,即是寫一個想法不能實現都可以成文。從反駁中,找到更多可能性和趣味性,這可說是發掘創意的基本技巧。我喜歡提的問題是「假如(What-if)」,這一句是個很好用的百搭作文題目。例如「假如我是美國總統,我會怎樣看待資訊科技業界」,足以寫一篇長長的論文。
4. 有正必有反:如果人們告訴你某產品有一項優勢,應該有這樣的條件反射:沒有這種優勢的產品又怎樣辦?事世很少會獨存,必有其他東西作為對比和襯托,由比較及分類可引申無窮內容。正如道家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謂「一」是主體,是正面,講求自覺;所謂「二」是客體,是反面,講求對待;由正反之間,產生不同階段和組合。所謂「三」,指互動變化中所衍生的事物,需要作出分類去認識。
5. 新瓶舊酒:這是形式與內容的配搭所產生的新意。不少人認為「新瓶舊酒」是貶義,正如西方古諺語所言「太陽底下無新事」,真正從無到有的發明或發現實際上是相當少,即使是全新的東西,人們亦會以慣常方式去認知,於是也有「新瓶舊酒」的感覺。

所謂「寫作靈感」,在某程度上,是生活的素養,自己不曾投入某一種生活,不與人互動,很難保證有寫作的資料來源。文章之所以作篇,跟人的思維延續能力有關,一事與一事接二連三,如火車頭拖車卡那樣,文字自然從腦海中流出。怎樣令自己心裡有一個火車頭,如何配置車箱讓它們緊扣不斷,如何使其有足夠動力推行,那就是寫作技巧的體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