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09

遊戲得志,自我肯定

中國人傳統觀念玩物會喪志,遊戲玩藝只會令人沉迷,減低工作的意欲。然而,西方對於遊戲卻有截然不同的觀點,認為遊戲有著積極意義。好的遊戲不單只具教化作用,更能增進心理健康。
加拿大McGill大學Marrk Baldwin心理學教授最近設計了一款名為MindHabits Booster的電腦遊戲,根據社會心理學研究設計而成。玩法很簡單:玩家要從一組人面圖像中找出笑臉表情,訓練玩家從拒絕中尋求肯定。
此遊戲似乎很無聊,我覺得具啟發性。打個比方,一個推銷員上門向人推銷產品,不斷吃閉門羮遭人拒絕,相當於玩家逐張愁眉苦臉的表情審視。推銷員只要肯堅持到底的話,一定能成功推銷商品,那就相當於玩家找到一個具笑容的臉孔。所帶出的訊息是:只要努力總會找到支持自己的人。

MindHabits遊戲網上試玩版

自我觀念受貶抑的人習慣被人拒絕,容易失去了被人接納的期望。久而久之,若不是變得孤僻,便是憤世疾俗。中國人傳統上傾向於壓抑個性,習慣被人拒絕,不少人因而產生病態心理或戾氣,因而產生形形式式的社會問題。或許這類遊戲可以助人改善心理質素。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多玩電腦遊戲,容易令人心理失衡,沉迷者往往會現實與遊戲不分,影響身心健康。問題是,如果生活是那樣美好,人們為何要沉迷於遊戲世界?
沉迷是迴避現實的一種方式,表示生活中存在不能面對的處境,才會逃到遊戲世界尋求發洩。從積極意義上講,現實生活的問題不單只要面對,更重要的是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否則只會愈陷愈深。
MindHabits這類心理健康遊戲,做到最起碼的事:改變人們「愈難即止,輕言放棄」的慣性,重新建立自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