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19

充滿感悟的「禍水」

在看電影「禍水Lady in the Water)」之時,發覺有人不斷打呵欠,便知道此片不合於香港人的口味。「禍水」一片的導演也馬蘭(M. Night Shyamalan)若果香港發展的話,一定無人肯投資他的電影,因為他都幾忠於自己的創作風格。畫面氣氛、演員表情、對白風格等跟他的前作「鬼眼」、「不死劫」、「森魔」差不多,那就如同一個人講故事那樣。
如果你不喜歡也馬蘭那種節奏緩慢、缺乏刺激大場面、缺少大卡士明星、沒有湖光山色、太多太雜的對白、小題大造的電影風格,一定會有彈無讚。我覺得也馬蘭在編導方面保持一貫水準,基本故事雖不能說言之有物,但有發人深省之處,誠如首片開宗明義地說女主角水精靈(片中自稱Story)的出現是為了啟迪人心,此片也能達到這項任務(假如你有留心對白的話)。鏡頭運用有驚喜,有些電影畫面、演員表情,令我深刻難忘,並非像一些商業電影那樣看過便算,一點印象也沒有。
講完了一般性的評論,現在說一些個人感受,即此片對我的啟發,以下就讓我「借題發揮」一下。

此片在某程度上是將故事編寫的思維表現出來,開首講的古老傳說(或稱床邊故事)相當於一本書的目錄,將故事的梗概告訴觀眾。那並非單純是作為一個引子,而是讓觀眾一起去創作故事的藍本,它給觀眾的課題是:如何將抽象故事情節在現實生活中演繹?也就說,如何去將故事的角色配對現實生活的人物。
影評人(兼書評人)入住公寓開始,象徵故事進入觀眾理性意識的契機,由大廈管理員Cleveland Heep(由Paul Giamatti飾)發現了Story(Bryce Dallas Howard飾)時便被迷住,那就如一個讀者投入小說那樣,去發掘故事各種細節,去感知故事內容,繼而參與其中。這使我聯想起一套電影「魔域仙蹤(The NeverEnding Story)」(1984年),此片講述一個小孩看故事書看到進入書中魔幻世界,而「禍水」則是將魔幻世界的人物和故事帶回現實生活之中。
影評人角色(入住13B室的那個中年白人男子)是「禍水」唯一受害者,有人說是導演一心向要去影評人報復。換個角度看,影評人之死反映「後現代」精神。影評人是權威的象徵,他分析電影中角色的功能和作用,指導觀眾如何去理解電影,心中有一個架構和成規,認為這類電影便應該這樣拍法,這樣的人物便應該這樣的演繹。影評人的言論影響觀眾對電影的觀感,減少觀眾獨立思考的空間,想像的自由,更遑論有甚麼啟發性。
純以說故事人身份來看,我覺得影評人的存在的確利多於弊,尤其那些自以為是,妄加己意於電影創作,作出不負責任言論的影評人。留意片中大廈管理員四處尋找解譯者(Interpreter)、保護者(Guardian)、治療者(Healer)時,為何會發生「對號入座」的錯誤,將搞亂人物的角色和功能,險些讓Story喪命?那都是聽信影評人信口開河的言論之過。
為何影評人之死會是「後現代」的呢?後現代主義是文藝創作風格,影響各種藝術創作範疇。後現代包含「去中心」思想,簡單來說,會是反叛權威,覆顛既定價值觀。在「禍水」一片中,導演借某些角色的口說了一些見解(原則上,我覺得是口吻不合於角色身份,但是誰會管它)。

另一個令我有所啟悟的會是治療者的意義。治療者在西方文化中,一般理解為令人身心康復的人(那不是指醫生護士,也指心靈協助者)。片中角色指出治療者是引發生命力的人,讓人自我復原。這不是甚麼新的理解,占星書早已提及,但一直不醒悟,此片令我想起許多......
近代占星術中,新增了凱龍星(Chiron)這顆小行星,賦與希臘神話中半人半馬的生物,不僅神話人物的老師,亦是傷口治療師,具有教導、治癒、溝通身體與靈魂的能力。有說凱龍星的治癒能力源於過去的傷患。那意味著人先經歷苦難才能有凱龍星的治癒能力。「禍水」一片中的治癒者角色,跟凱龍星觀念如出一轍。
據我理解,「禍水」其實可以像類似電影一樣,拍得很「宿命」。宿命觀一向是小說作家電影編劇基本的手法:為每個角色設定作用(Purpose)。例如說,有的是好人,有的是壞人,有的是配角,有的是丑角,諸如此類。
「禍水」反抗這意識。一開始便強調角色身份是未定性的。例如說,角色沒有當解譯者的感覺(或意願),那就不可能從謎語中看到所以然。推而廣之,這就是沒有人能硬性規限人一生志向是甚麼,該做甚麼工作過著甚麼生活,最重要的是自身的感悟。「禍水」在香港的票局表現或許不出色,但其啟發性肯定比一般商業電影要豐富得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