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08

BenQ始亂終棄,自毁企業形象

去年台灣BenQ購拼德國西門子(Siemens)手機部門組成子公司BenQ Mobile,並推出BenQ-Siemens品牌手機。此事在台灣引一些迴響,主要原因是BenQ是台灣上市公司,而此購拼規模龐大,改變其公司的業務性質。另一方面,藉此購拼使BenQ借西門子的商譽推出聯合品牌,在全球手機市場佔一席位,可說是台灣的光榮。事隔一年,傳出BenQ撤回德國子公司投資的消息,實在令人感到意外。及後,我接了Order寫了一篇評論文章。
此事給我的第一印象,會是社會事件。BenQ此次撤資之舉,置三千員工飯碗不顧,實在無情無義。事實上,此事演變成當地的社會問題,驚動了德國總理梅克爾,要求西門子公司介入善後。
如果換了其他行業的公司,這只是一宗生意失敗,而做生意有賺有蝕,乃是兵家常事。對於企業管理,此乃絕佳的Case Study;考慮手機市場發展,少了一個BenQ-Siemens品牌會否改變了市場形勢,那又另當別論。 無論如何,此一事件令我想到公司購拼活動又會具甚麼意義。

公司購拼是近年IT趨勢。購拼不外乎三個原因:1. 購拼競爭對手,取得市場份額;2. 購拼上下游公司,互補業務,增大經濟規模;3. 購拼不同領域公司,迅速進入市場。一般來說,考慮購拼的若不是賺錢的公司,便是在居於市場領導地位的公司,又或者具有先進技術的公司,很少會像BenQ那樣收購西門子的蝕本手機部門。(當然不是沒有這種情況,Sony Ericsson公司的成立,跟BenQ-Siemens購拼有類似背景,但處理手法各異。)
通常「不按牌理出牌」的商業舉動,背後總有非理性的原因。非理性的原因包括文化保存、社會承擔、個人理想等因素。另外,不少企業管理人所做的商業決定往往基於願景(Vision),而願景其實也是非理性的。做大事需要有氣魄,亦要有Vision,否則難有大業。或許,這次BenQ輸就輸在沒有堅持Vision,做了一個短視的決定。

另外,此事亦反映台灣企業不擅處理不同文化的公司的整合。 據我看過的BenQ年報,大部分BenQ子公司都是由BenQ全資擁有的,這使我覺得BenQ會把子公司當作一個部門看待,子公司未免欠缺獨立性。如BenQ以慣常手法去管理BenQ Mobile的話,相信阻力不少,因德國人與台灣人在文化氣質上始終不同,需要較長的磨合期。

近月,Nokia與Siemens將雙方各自旗下的網絡設備業務部門合併,成立新的「諾基亞-西門子網絡公司(Nokia-Siemens Network)」。跟BenQ與西門子的購拼形式不同,Nokia與Siemens各佔新公司50%股份,由Nokia方面派出副總裁全權營運。不像BenQ那樣由得西門子部門保持完整,而是將之重新整編,將二千名員工調進德國西門子的合資企業中去,鞏固Nokia管理層對新公司的控制。或許是BenQ前車可鑒,才有此安排也說不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