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21

不要只為興趣而工作

在網上讀到一篇名為「掙脫IT職場煉獄」的文章,討論科技人(IT技術人員)如何處理工作與生活不快樂的問題,其中有一段使我產生共鳴:
「若他們能長時間投注在電腦或軟體程式裡,那表示他們真的對這些事情很有天分。我認識許多科技主管,他們對自己的工作都非常有熱情,這當然很好,但問題是這也可能成了唯一嗜好所在。除了工作外,你應該作點不一樣的事來滋潤心靈。」
以前被工作佔據了所有時間,差不多沒有自己的生活,或說工作便是生活,最終景況竟如文中所言:
「當工作本身成了生活向下沈淪的主力,這份工作便已經沒有樂趣可言,你必須重新尋找其他選擇,不管你之前曾經多麼喜歡這份工作。」
在文章中,筆者教導科技人要忠於自己的感受,改變生活方式,否則「自己勢必被壓跨」。所謂改變,不外乎轉工轉職,甚或轉行。若果工作只為樂趣,勢必轉來轉去,無法安定,因為樂趣不能長久維持,而再多姿多采的工作都會有厭倦的時候。我認為這正是為了樂趣而工作的弊病。
當環境不能改變之時,唯有改變自己的心態。為了長久工作下去,我覺得好應該將工作與興趣分開,不要讓工作獨佔自己私人時間,留多一些餘閒讓自己多點時間思考,找尋其他興趣,學習多些知識技能。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徹底地「公私分明」。
中國人很難做到公私分明,往往將私人時間用來工作,以為長時間工作就是好,表示自己夠勤力。誰都知道人的精力有限,工作時間過長一定會影響效率,生產力不加反減。所謂有生產力,應該是指出時間完成最多工作,並不是超時去完成指定工作。另外,超時工作往往精神不集中,便會容易出錯。有些工作出錯可以重做,有些錯失可不容補償。其實,公私不分的最大問題是,工作時間做私人事,初時會是逼於無奈,漸漸變成習慣,甚至認為理所當然,進而把公家財物當作自己。公器私用,可大可小。
過度沉迷工作的另一極端會是,因工作失去人生樂趣,即使你有多喜歡工作都好,每天工作14小時(未計交通時間),那就根本無可能有家庭生活,亦不會有培養嗜好和興趣的時間。久而久之,便必會把辦公室當成家,將同事當作家人,工作不僅變成唯一興趣,漸漸成為人生的一切。當離開了工作之後,人生變得毫無意義。實際上,工作不能永遠一帆風順,若遇到挫折,往往造成莫大打擊,人生就此一蹶不振。
一生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失戀和失業,此二事為何對人有如此大影響,皆因過度投入自我,無法抽身。所以,把工作變成唯一興趣,跟「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一樣高風險。
有些人為了工作,犧牲家庭、青春、愛情、友情等人生美好的事物,可真是因小失大,因為這些東西用錢買不回來。工作要超於個人利益,才可讓人甘心捨我求仁,完成更大理想和抱負。所以,大企業常會強調社會使命,使員工了解自己的工作意義,為別人及社會帶來甚麼的益處和作用。

沒有留言: